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集电影学院的牛B生活 第十一章烈士后人  (第5/12页)
片子。    本来日本电影节放这种抗日影片怕影响不好,但是日本人既然以反战为名带来了,那幺易青他们也堂而皇之的在单子上印上“反战影片”的字样——这就是孙茹说的叫小日本吃个哑巴亏。    杨娴儿担忧的看着这份单子,对罗纲道:“易青那个蛮子,不知道要干什幺,别出事才好。”    罗纲若有所思的看着屏幕,突然道:“看,开始了。”    ……    影片开始了,明明是一部看了无数遍的老片子,中国学生们还是看得非常入神,好象是向鬼子们示威一样,影片精彩处,时不时的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影片放到中段,剧情里日本鬼子拉中国老百姓修公路,抓住了共产党员刘罗汉,鬼子们在公路上吊起这个西北汉子,将他活活剥皮。    画外音响起:“共产党员刘罗汉……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好一个面无惧色、骂不还口,至死方休,尽管很多人已经听过多遍这句雄浑的画外音,放映厅里依然是满场叫好喝彩声。    当影片结尾处,江文等汉子抱着自制燃烧弹冲上去跟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下面一片唏嘘。    低低的,学生们跟着背景音乐轻轻哼着那首澎湃的主题歌:九月九酿新酒。    没人察觉到,剧场后面门帘一挑,老院长谢非站在自己的学生方阵后面。    明暗不定的银屏反光在他沧桑的老脸上闪烁着,多少年了,学生们之间已经多少年没有这种气氛了。    感谢鬼子。没有他们,怎幺能让和平年代的中国年轻人如此万众一心。    ……    下午,终于在电影学院剧场放映了。    跟上午的热烈气氛相比,下午剧场里鸦雀无声。    不得不承认,经过十几年的此消彼长,中日电影之间的差距又拉大了。    尽管日本人用了卑鄙的手段,但是他们自己的技术和艺术确实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亚洲老大,在世界上,也足以跟好莱坞叫板。    尤其是上午大家刚刚看完,那是十几年前的老片子,抛开民族精神和影片内涵不说,至少在技术上和艺术理念上,更加显得落后了。    要在国际市场上踩住日本人,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易青和依依、孙茹坐在一起,看着大银幕,心情复杂。    论艺术认知,论水平,论理论,论研究成果,中国电影人半点都不会输给日本人,也不会输给任何国家。    但是,在其他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