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9 (第3/7页)
3年,也会引起不错的反响,但在千禧年前后推出绝对是件愚蠢的事情。 在美国,堕胎从来都不是个好话题,一方面要提倡天赋人权,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好莱坞的商业大片中,正派人士到最后都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宣称“我们拥有自由”,然后将反派干掉,随着超级英雄在电影中的活跃,这种趋势只会越来越大。可另一方面却对堕胎深恶痛绝,保守人士甚至不遗余力的想要将堕胎和谋杀联系起来,关于受精卵一旦形成,是否就算是生命也争论不休。 任何公众人物都免不了要在这方面被刁难,明星或者企业家还好,如果一个政客敢公开的明确表态,或者说一个共和党的议员赞成堕胎,一个民主党议员反对堕胎,那么他们政治生命就会受到相当严重的冲击。 如果只是想要制作一部小众电影的话,随便怎么描述都没问题,但是前面说了,就是一部美国主流社会脑袋中完美中产阶级的样板戏。一个很酷的女孩,她有一对很酷的很冷静很包容的父母以及一个不算聪明却很负责的男友,然后还有一对有矛盾的夫妇,因为这个很酷的女孩而认清了问题并得到了救赎,一波三折而又温情脉脉。 这样的电影要是敢跨越那条高压线,那绝对是找死,但既然是中产阶级的样板戏,那么自由和人权也是必须涉及的,要怎么体现这一点却又不会被诟病呢?编剧和导演很聪明,首先,让女孩决定去堕胎,这是自由的意志,她有权力选择;可来到诊所之后,却遇到了一个来堕过胎的女孩,她向她大吐苦水,并表示孩子是多么的无辜,自己是多么的后悔,再渲染下别的国家的堕胎情况,然后,女孩决定不堕胎了,要自己抚养大——这也是自由的意志——再在冷静包容的父母的劝说下,准备生下孩子交给而别人抚养。 看,恰到好处的讨好了各个阶层的人,上映了一幕完美的童话。 从这上面来看,拿到00年制作出来似乎也是可以的,然而问题就在这里,既然获得成功倍受追捧是因为讨好了各个阶层,那么放到现在能否也讨好各个阶层呢?答案是否定的,阶层永远在变动,人们的关注点也永远在变化,就如那句经典的“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一样,可以讨好07年所有阶层,但并不意味着能讨好00年的所有阶层。双子星还没有完蛋,冷战的红利才刚刚消耗完,IT泡沫破裂的影响尚未完全发挥出来,美利坚还没有陷入泥潭,整个阶层还是积极向上的,仿佛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主流社会还不需要用这样一部电影来笼络中产阶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