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轻重缓急 (第2/3页)
环境。 这只是第一步,因为再完美的计划和再完善的情报收集,也会受到临场突因素的影响。 这就是所谓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所以必须要去审时度势,临场应变。 这两个步骤,在实施起来,情况有很多种。 比如刺杀,那是一方绝对主动,另一方绝对被动。 刺杀的起方,也就是刺客,无论是战前的情报收集,还是临场时审时度势,都握有主动权。 所以一旦被刺客盯上,要反杀很难。 被刺杀的人,通常要在临场时,做出完全出乎刺客预料的举动,变招大到出离刺客所有的算计,这才有机会。 林朔杀聂萱,就是这个道理。 而预料之外的狭路相逢,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情况。 这是相对公平的对决。 往往在双方一见面的刹那间,才开始在脑中搜索对方的情报。 这个时候,江湖阅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老江湖为什么厉害,也是往往是因为这个原因。 双方一照面,老江湖根据自己的见识,能很快看出对方的路数,而初出茅庐的新手,却往往没有这个能力。 而没有对方的情报作为基础,审时度势那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本就无从谈起。 对敌三个步骤,新手前两个步骤是废的。 所以哪怕是看似公平的正面对决,其实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林朔眼下担心章进,就是这个原因。 对猎物,章进还行,家里是干这行的,从小到大耳濡目染,问题不是很大。 可要是对人,章进的战斗力,就会打上一个很大的折扣。 林朔从小到大,一边练着家传的本事,一边身旁老爷子的念叨就没停过。 什么江湖轶事、门派秘闻、家长里短、奸情人命,林朔当时就觉得,自己老爷子不去说书,那是可惜了。 那张嘴啊,叨叨叨叨,从来就没消停过。 后来长大一点,林朔开窍了,知道老爷子一方面确实是个碎嘴子,另一方面,这在“熏”自己。 林朔对江湖的见识,就是这么慢慢被“熏”出来的。 章家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章连海年少成名、性烈如火,跟自己儿子章进之间的沟通,从来都不是用嘴说的。 林朔亲眼得见,章连海教儿子的时候,手上拿一根子。 章进但凡出招不对,章连海一棍子就点出去了。 手腕子、胳膊肘、肩膀、腰眼这些部位,章进从小就没少挨打。 这种教学方法,看似不近人情,其实是对人体肌肉记忆的快塑造。就身体训练方面,是很科学的。 可是这么教,身体是练上去了,见识却没怎么涨。 章进自己又不识字,无法通过阅读去增长见识。 这样的少年郎,一旦对上范平安这种人,这就要了命了。 因为他的路数,范平安这个曹家老供奉,实在是太清楚了。 曹家是猎门谋主,也是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