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汉朝联动篇88端倪2 (第5/5页)
br> 最近总是谈政务,小皇帝逐渐敞开心扉。 两人同床共枕,却是没有做别的,只卧在一起。 “先前,你与朕提过,说多多考试这件事。”皇帝长叹一声,“这是万万不可…若是如此,怕是立刻天下大乱了。” “陛下现在是看不到机会了,但若富国强兵,以后未必没有机会。”我说。 用士大夫治天下,举孝廉茂才,本就是以贤能取士的意图。可若是真讲究贤能,为何不按照考试的名次来录用? 在这个时代,尤其是东汉,世家大族派人来做官那是给你朝廷、给你皇帝面子。若是撂挑子不干,乞骸骨退隐田园,皇帝也只能接受,还必须奉上厚礼。若是得罪了人,怕是以后都没人愿意来为朝廷做事。 这皇帝当的,别提多受委屈。 虽用军功打下了土地,但皇家没办法刨根那些大门大户。多少农民依附于大户生存。 科举与举孝廉茂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事权是否收归皇帝。就算官员是皇帝指派,地方大族不认,也是派了白派。闹不好,就要叛乱,更甚者,打着旗号造反。 进文吏,退功臣。功臣退了,便需要扶持士大夫治国与地方豪强作斗争。可若做官的举荐门路始终捏在别人手上,那便依旧是上下沆瀣一气,欺瞒朝廷,皇帝的话语权便始终无法收回。 “富国强兵…朕何曾没有这样的愿望呢?”小皇帝怅然道,“只是太难了…朕十分无力。” “陛下若想效仿先祖武皇帝,还不是时候。”我说,“若效仿文皇帝,休养生息,也是休养不得,只让人借着朝廷的手捞了钱还让皇帝背上骂名。” “即位时太傅曾说,要朕做出几件政绩来,才好广招天下名士。”刘曜道,“朕即位这些年,却是一件叫人夸赞的事都未能做出。” “与其惆怅这些,不若考虑眼前。”我说,“我将继续调查此人的坟茔位于何处,挖坟验尸…如今也只能验骨了,或许会有线索。” “若此人已死,不用想,他手中之物定是被夺走。夺走之人无非是害怕他告发,加之此人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便除之而后快。”皇帝说。 “弃尸地点也会有些线索。处理之人,总不会将尸体千里迢迢的丢掉。”我说,“只是这条线索不可尽信,毕竟此人已经死去有些时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