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比奸,你还忠了一点 (第2/4页)
是可以被往昏君里面归类的。 费宏没说什么,反倒是刚入阁的杨一清也一点表示都没有,这让刘春和贾咏多少有些意外。 贾咏问道:“几位,是否应该上疏规劝一下陛下?翻过年后,陛下便经常辍朝,有时连理由都不给,说是躬体抱恙,但听说宫里边连太医都没请,陛下分明是无心朝事。” 费宏无奈地反问:“劝了,又有何意义?” 贾咏一阵无语。 你这个首辅,纵容皇帝荒驰朝事,居然问我说劝了有什么用?没用难道我们就不劝谏了?难道不怕皇帝一步步把大明带到沟里? 刘春叹道:“至少现在隔三差五的陛下还出现在朝堂上,就怕未来……不好说啊……” 言语间,他还特意往杨一清身上看了看,他十分想知道杨一清心里是怎么想的,毕竟杨一清在内阁四人中,看起来地位最低,但其实在朝中的声望却是最高的。 如果杨一清想在内阁有所表现,这难道不是个契机? 但显然杨一清自己并没有把这当成机会。 费宏摇头道:“要劝服陛下,非要有合适的人出面才可……你们认为现在朝中有什么人可担当此重任吗?” 劝说皇帝勤于政务,光靠大臣劝说没用,眼下这些大臣亲眼见识过这个小皇帝的固执,简直就是头倔驴,认准的事情从来不妥协。 如果说以前还有朱浩当其刹车片,在皇帝头脑发热的时候,偶尔还能把他拉住,但现在朱浩都离开了京城,似乎真就没人能对皇帝形成制约。 “张秉用,你们觉得如何?”刘春提出个意见。 张璁! 朱浩走了,现在皇帝身边最为依赖之人,怎么看都是张璁,毕竟张璁是议礼派核心大员,在议礼派官员中的声望甚至比朱浩还要高,而且张璁重新回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看起来也是充当朱浩的替代者。 朱浩以前承担的事,现在总需要有个人去干,你这个替代者不去谁去? 费宏摇摇头,没表态,但显然不觉得有什么用。 刘春作为次辅,在首辅没有发表意见的情况下,他的话就是内阁集体意志的体现,当即道:“那回头我去见见张秉用,看看他是否愿意出面。大明这才安稳几年,可不能跟前朝时一样。” 说话时又往杨一清身上瞄。 大概刘春非常希望这时候杨一清能挺身而出,说出个诸如“我去”之类的豪言壮语,但从始至终杨一清都好像看戏一样,默不作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