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章 朕只见一个就够 (第3/4页)
差事也会保留。” 贾咏瞠目结舌:“陛下,如此会不会……不合规矩?” 朱四怒道:“如何才叫合规矩?不用你们来教训朕!现在是朕对你们做工作上的安排,而不是让你们在这里给朕立规矩。” 贾咏悻悻然。 他自然也想有所作为,如果不是先前翰林院内发生大变动,估计他贾咏也不可能这么快出头……虽然贾咏升翰林学士早就在计划之列,但谁让最近涌现出了朱浩、张璁、席书、黄瓒这些人? 贾咏现在好不容易得偿所愿,还真不愿意跟皇帝闹得太僵。 这对他没任何好处。 “另外,朕会酌情考量,让镇江的杨应宁,还有余姚的谢于乔二人回朝,他二人都是大明的股肱之臣,对于朝中事务很熟悉。朕是这么想的,让谢于乔入阁,再让杨应宁回朝后为吏部尚书。” 皇帝的话颇有讲究。 张璁的目标是要把杨一清和谢迁调回来,都在翰林院体系任职,由强势的杨一清为首,先行入阁,或许杨一清就能把前面几个挤兑下去并由他自己当首辅。 那时朱浩要对付的人就是杨一清。 但若是以杨一清为吏部尚书……只有谢迁一人入阁,朱浩的压力会减轻很多。 张璁也知道,谢迁年岁太大,对于回朝入阁之事并不热衷,反而是杨一清好像还有余力的样子,毕竟他曾亲自前去拜访过二人,对二人如今的身体状况以及为官态度还是很清楚的。 还有就是杨一清因为有军功在身,在朝中获得的支持更多,在张璁看来,就算朱浩一肚子阴谋诡诈,也定不是杨一清这样门生故旧遍布朝堂的老尚书以及老阁臣的对手。 “都是年后处置,先跟你们说一声。”朱四道。 张璁请示道:“那陛下,若是唐学士入阁,不知议礼翰林学士,是否……也需要增加?还有詹事府的事……” 先前四个翰林学士的职务分配,石珤负责翰林院,丰熙负责詹事府,而唐寅主持议礼,张璁负责制诰和议礼。 现在就算增加了个贾咏,还是只有两个翰林学士在任,这职责好像不够分的。 皇帝也没说把所有差事都交给他们二人负责。 朱四道:“翰林学士,自然有能者居之,朕本来的想法,是让敬道从侍读学士职位上升一步,以翰林学士兼詹事府詹事,但他执意要去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