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二章 解释等于掩饰 (第3/4页)
在陛下看来,都只是作为过渡之用吧?或许不久的将来,要为一些人入阁山腾出位直……入阁之人既不是你,也不是伯虎,那不知陛下属意何人?」 刘春其实也看出来了。 虽然皇帝让费宏来当首辅,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但费宏和他刘春在内阁好像都不会太长久。 意思是说,无论回头增不增加石斑或丰熙入阁,反正现在内阁三人,加上石斑或丰熙中的某一个都只是过渡人物,可能一年时间都不用,这几人都会相继退出内阁。 可以说,一年后的首辅大学士,可能现在都还没入阁呢。 朱浩实在地摇头:「不知道。」刘春笑了笑。 在他看来,如果皇帝没这层意思,那朱浩大可否认,既然朱浩说不知道,很可能就如他所言,现在内阁这几个人都不能得到皇帝的认可。 「敬道啊,其实以你现在的职位,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便是入阁都可以了,既然你也说了,暗中替陛下建言,出谋划策,那陛下想几时让你入阁呢?「 刘春大概也明白,就算皇帝想让杨一清和谢迁回朝入阁,其实也是第二步过渡。 早晚都是为朱浩、唐寅、张璁这些人入阁做铺垫。 这些人有的是皇帝在兴王府时就跟在身边的近臣,有的则在大礼议中出力甚多,皇帝不用这些亲信,难道指望外人来为其掌控朝政做贡献? 朱浩仍旧摇头:「目前尚未跟陛下做过商议,其实在下晋升礼部右侍郎的事,陛下提前并未跟我打过招呼,我先前一直都在西山,刘阁老应该知道,修造火车、铁路名义上是唐先生负责,暗地里都是我在具体操持。」 「哦?」刘春还是挺意外的。 朱浩晋升礼部右侍郎,在刘春这些相对中立的人看来,是朝中更新迭代的信号,是朱浩出山的征兆。 但现在朱浩却说,这件事他自己也是后知后觉?「刘阁老,我直说了吧,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可能会发生的再次议礼之事,将会成为激发朝堂矛盾的导火索,结果如何,谁都没法下定论,而陛下现在也在寻求各方支持。在下入朝时日尚短,也自知资历不足,无论最后陛下是否会把我按在礼部右侍郎的职位上,明日推辞的上奏我仍旧会上。」 朱浩申明了自己的态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