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个官当就行(求月票) (第2/4页)
退下来,孙交准备让谁来领导其派系?而最有机会接替孙交户部尚书的人,必定是黄瓒。 但以南京户部尚书之身调京城中枢出任户部尚书,并不算拔擢,更大的可能是黄瓒到京城后升半级出任兵部尚书,明显彭泽现在受皇帝冷落,兵部尚书之职极很可能要发生更迭。 彭泽最大的问题是他能力远不如王琼,过去两年西北军务搞得一团糟,东南沿海倭人争贡纠纷,多少也跟兵部做事不力有关。 皇帝没直接降罪于彭泽,全看在杨廷和面子上,若是他这个首辅退下来,估计彭泽离朝跟他也就前后脚的事。 「我想让陛下履约,让敬道回朝,做户部郎中。或者你给疏通一下,让他回翰苑,我不想让他再牵扯进开矿的事情中去……矿山那一摊子事,我觉得不如只是挂在户部名下,放还给陛下的人打理,伯虎到底有些能力,何不交给他来负责?」 孙交给了杨廷和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不是非要让朱浩留在永平府当知府,或调回京当户部郎中,亦或让朱浩回翰林院继续当他的修撰。 孙交主张让唐寅来统筹开矿之事,显然也是被迫之举。 作为户部尚书,难道不想把朝廷开矿权限牢牢掌控在手?但现在看来,皇帝对开矿之事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执着,为了矿山那一点权力,甚 至不惜精心设计,跟首辅大学士翻脸。 既然如此,那不如成全皇帝,交出矿山的管理权,换朝堂一个安宁。 杨廷和道:「我会考虑让敬道回翰苑……他的确是可造之才,但还需历练。」 对杨廷和来说,朱浩是有过错之人,所以不适合再留在关键职位上,比如说帮户部打理开矿等事务,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朱浩安排个闲职。 本来他的构想,是把朱浩送去南京当差,既不辱没,但也没大的前途。 但现在孙交既然提出,可以让朱浩再回翰林院,杨廷和简单考虑后,觉得可以同意这个提议。 「只是有关交还陛下打理矿场的权限,我回去后还要好好想想。「杨廷和道。 孙交脸上满是宽慰之色:「只要敬道不年纪轻轻便回乡归隐,老夫便老怀大慰……唉,老夫这辈子不指望犬子能有何成就,但敬道……的确可惜了啊。」 孙交的意思,你同不同意让唐寅执掌开矿事宜,都由着你,反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