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七章 搞破坏 (第2/4页)
。 自己要离开翰林院,朱浩觉得没必要对蔡昂过分遮掩。 蔡昂叹道:「去了地方,可不同于在京师当官,要辛苦许多,你没有治一衙之经验,却让你去治一府,要想办法招募幕宾,这样才能为你做事提供方便,若是光靠你自己,怕是不行啊。」 这年头虽然师爷名头不显,但其实已存在。 当官到任地方,通常要带上几个幕僚,提供当官时一应咨询和帮助,此已形成定例。 蔡昂是在提醒朱浩,你在翰林院当官,身边不需要养士,但你要出去开衙,非要有人帮忙不可。 朱浩笑道:「不知蔡兄可还记得在下跟你提过,那位吴家小友?我有意用他,不知他是否……」 蔡昂摆摆手:「我已将事告知回乡里,他也知晓你的事,恐怕在他科举有所进益前,很难来投奔你。还是早些聘请人手,不要去想他了。」 「呵呵。」 朱浩对此只能报以不失礼貌的微笑。 …… …… 朱浩要当永平府知府,事情还没定下来,但前任永平府知府张璁已卸任。 张璁带着一家老小,驱车到了京师,准备接受 朝廷对他的新官职任命。 此时的张璁,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考中进士才不过两年,已经干到了正四品的外官,这次有机会内调京师,到时六部的员外郎甚至是郎中的官职都在等天,即便外调,至少也是从三品的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参政起步。 甚至直接当按察使,混个正三品臬台当当,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主要在于他投靠了新皇这颗参天大树,光是回京师这一路,巴结他的府县官员就不再少数,到了京师后,很多名士都前去拜访,一些中下层的官员将他当成了新贵。 杨廷和在朝中日暮西山,朝野中有心人都能察觉到,连之前不温不火的孙交现在都崛起了,还有什么人不敢跟杨廷和叫板? 这时候,投奔孙交,不如直接投奔新皇来得实在。 外间都在传,说是张璁人在永平府当知府时,朝中很多已致仕的大臣,诸如杨一清、谢迁等人都跟他有书信来往,甚至连当世大儒、正在家乡守制的王守仁也曾去信跟张璁探讨大礼议问题,无形中把张璁推高了一个层级。 作为新皇身边最有「担当」的新贵,敢在皇帝实力不显的时候,就坚定地与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