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三章 上帝视角 (第2/4页)
近我俩总提到你,他说最近陛下采纳他票拟的时候很多,基本都不是他亲笔所书,可但凡是他的意见,陛下基本都会采纳……我看是你在背后运作的吧?」 「呵呵。」 朱浩本来可以否认,却没有这么做。 刘春刚入阁,其行事风格,朱浩一清二楚,就算票拟不是刘春所写,朱浩也能从那些条陈里,大概判断出那些汇总的意见中,分别出自内阁里什么人。 朱浩跟这群人明面上没有接触过,暗地里却已经打了一年半多的交道。 内阁原本四人,处理事务上到底是什么风格,还有他们在内阁的分工,比如说谁负责六部中哪一块,地方上的事务,涉及到钱粮财税之事归谁,由谁补充,谁做整理…… 泾渭分明! 朱浩看起来只是个普通的翰林,但他相当于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印太监,再兼皇帝。 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总结能力,若是连这点都不能判断出来的话,那他这两年真是白混了。 孙交叹道:「先前你不在京,朱批里,少有采纳刘仁仲的意见,他在内阁做得挺憋屈,可你一回来,哪怕你不在京师,而在西山,却多 采纳他的意见,我就知道是你在背后推动。不过这样也好,现在看到他精神多了,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股光彩,见的人都不会想到……他是死过一次的人。」 孙交现在不再去干涉朱浩代皇帝批阅奏疏之事,逐渐接受并褒奖起来。 朱浩主动问道:「我一介儒生这么做,孙老难道不觉得……有所不妥吗?」 「哼!」 孙交有点小傲娇,横了朱浩一个大白眼,「以往是如此认为,不过看你在打理政务井井有条,的确非常人所及……」 「别的衙门我不懂,就说这户部和仓场两块,你就没出过什么纰漏,而你的意见比之内阁所提,虽然激进了些,总是玩一些新花样,但截止去年年底,户部进项和开支明显控制下来。这就很好。」 作为户部尚书,最在意什么? 当然是府库充盈,最好有点结余,为将来谋划。 孙交别的不说,理账是一把好手,而且他人不贪,有多少是多少,下面有亏空他绝对不会去藏着掖着,就在于他没打算在朝长留,为何要出一些亏空给别人留下口实? 孙交更像是朝廷临时返聘回来的老干部,尽可能以不粘锅的方式,把手头的事,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解决,也不怕得罪什么人。 当府库有结余时,孙交就非常满足,觉得自己算是给后人当了遮阴的大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