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二章 昨天河东,今天河西 (第4/4页)
一样…….你那位皇兄是皇帝又怎样?取得功劳,还不是被我们抹杀?你是想步你皇兄的后尘? 所有人都觉得,朝堂上一定会争论激烈。 但结果却是…… 一个说话的都没有。 谁都等别人出来反驳,或者说认为别人会反驳,但实际的结果却是……没人反驳。 很多人交头接耳,看看谁出来当「英雄」。 但其实每个人都看出来了,现在小皇帝在宣大军务用策上,可说碾压了杨廷和,连杨廷和本人都选择了回避不上朝,凭什么让我们这群虾兵蟹将出来当炮灰呢? 「兵部就没意见吗?」 朱四朝彭泽开炮。 彭泽出列道:「回陛下,此等事,并无先例。」 讲先例,不讲实际情况,这已是朝中老油条虚以委蛇的惯用招数。 「户部呢?」 朱四将目光转向孙交。 都以为孙交也要一如既往出来讲「先例」的时候,孙交却道:「战情紧急,或有此等必要。」 「啊?」 很多人很惊讶。 孙志同,你这是背叛革命了啊! 不是说好了你当中立派两不相帮的吗?怎么这次你不当墙头草了?看到风往小皇帝那边吹,你就决定往小皇帝那边倒? 原则呢? 脸呢? 你以后不想在朝廷混了? 孙交此时露出一副「爱谁谁」的神色。 唐寅以内三关总督,取得这么大的胜利,趁势让他领宣大总督的职位又怎么了?英雄不问出处,举人当官就不行了? 再说了,陈九畴当宣大总督前,不过是个陕西巡抚,所涉及主要是西北马政而已,能力就一定比唐寅高很多? 现在唐寅去宣府,用他一个人或许就把鞑人给吓退了,非要这时候起内讧,让鞑人看到大明军中的矛盾,再利用这种矛盾继续做文章? 这叫审时度势! 「内阁呢?」 朱四继而问询内阁四人。 可惜现在杨廷和不在,连次辅蒋冕,面对此等问题都不好回答。 主要是不知道杨廷和是作何想法,把握不准! /88/88971/31743865.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