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_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言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言堂 (第3/4页)

撸下来,换上你的人?

    现在出了事,你倒是承担啊,别说回头又让朕从内府往外拿银子……这次朕是一文钱也不会供应你,朕可不当冤大头。

    毛澄道:「若是战局再无起色,只能跟陛下商议调兵事宜,或是派他人来总制九边,或是以三边总制宣大,调度军务。」

    毛澄说出另外一个建议。

    你杨廷和不是觉得从三边调兵,可能会激化三边跟宣大两边矛盾吗?

    那干脆我们不只调兵,连三边总督李钺也以三边总督之身总制九边,这样他一个人把九边军务一肩挑了,再让李钺把治所从延绥迁到宣府,这样就跳过了陈九畴……

    杨廷和冷冷回道:「如此宣大局势就能安稳下来?」

    调三边兵马去宣大都容易引起大的波动,现在还要把三边总督调过去?你毛澄是怎么想的?

    你一个礼部尚书,怎么对兵部的事情那么上心?这跟你有关系吗?

    你既然这么有主见,朝堂上怎不见你出来提议?反而到我这边来单独建言?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毛澄苦笑一下。

    他原本绞尽脑汁帮杨廷和想对策,谁知得到的竟是这么个答案。

    自从大礼议之争发生后,毛澄发现自己很难得到杨廷和的信任,本想以此次宣大危机为契机,扭转杨廷和对自己的看法,却未曾想……好像矛盾更激化了。

    毛澄自然知道,这是因为新皇不断给杨廷和施压,让杨廷和心态失衡所致。

    杨廷和也不是说有多刚愎自用,只是现在他已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去参考身边每一个人的意见,这时候作为文官统帅的杨廷和,不得不搞「一言堂」。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小皇帝侵夺文官权力的野心。

    本身杨廷和没有做错。

    若杨廷和继续让众人出来参议,最后来个取长补短……可能最后小皇帝把这群文官都干趴了,文官集团还没商议出个对策呢。

    杨廷和以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独断专行,换来人心浮动,对杨廷和来说,更像是雪上加霜。

    ……

    ……

    朱浩仍在南下路上。

    泛舟沿运河而下,一路看不到太多风景,却也能见识不少风土人情。

    朱浩自己倒是很轻松惬意。

    他甚至懒得去打听京城发生了什么……摆出一副去南京就是公费旅游的心态。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