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八章 杨老头也要面子 (第2/4页)
安慰刘春。 刘春听得一脸懵逼。 你孙老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说话方式跟谁学的? 我问你是怎么回事,你却让我安心?要不是每天那么多人来拜访,我不厌其烦,你以为进入舆论漩涡中心很好玩吗?皇帝怎么不提你孙志同入阁?让你也尝尝周围人对你冷嘲热讽指指点点的感觉? 孙交没什么好说的。 他在想,朱浩会用什么手段帮刘春入阁。 现在事情这么直截了当说出来,丝毫转圜的余地都没有,很是耐人寻味,若皇帝和朱浩真就这么个直来直去的性格,大概也不会让杨廷和等文臣那么头疼了吧? …… …… 杨府。 杨慎当晚在自家书房见到父亲,他已有多日未曾见到父亲身影,过来也是想问问有关刘春入阁之事,毕竟这已是翰林院乃至整个朝堂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或否有人入阁,谁入阁,你不必理会。」 杨廷和明显没心思跟儿子探讨。 杨慎道:「可现在陛下已在朝会上提出……若陛下强行推进的话,岂非朝堂不宁?」 杨廷和不耐烦 地摆摆手,道:「为父现在顾不上这些!」 杨慎看到父亲手上拿着西北边关奏报,涉及三边和宣大等地军务。 宣大一线,安排彭泽的门生道宣大任总督…… 不单纯是陈九畴,陈九畴还带去了一整个总督衙门班底,全都是彭泽的人,等于说宣大一线的兵马大权现在彻底落到了杨廷和手里。 但随着军务交接完成,陈九畴将更多情况上报,杨廷和才知道前任宣大总督臧凤在宣大总督任上多么如履薄冰。 简直是个烂到不能再烂的烂摊子,府库严重亏空,军械不足,军户逃户缺籍,边关城塞和堡垒年久失修,官制混乱…… 真不是一两句话所能概括,这也让杨廷和深刻地理解到,为何臧凤要为白羊口一战中的战报进行遮掩,因为真到了不能再有丝毫差错的地步。 要是太平年景倒还好。 可问题是……现在鞑靼人知道大明宣大一线已是纸老虎,其袭扰重点从三边转移到了宣大。 杨慎问道:「父亲可是为宣大战事发愁?最近京师街面上出现不少内迁商贾,说宣大地面已有小半年时间无法通商,一些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