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次序之争 (第2/4页)
寅已经把户部和工部秩序冲击得七零八落一样。 杨廷和不能容许这个朝廷的不安定分子,跑到自己面前来耀武扬威。 「也是,其实朝中不少人有资格入阁,大家可以多加斟酌,等廷推时再说吧。」 蒋冕提了一句。 毛纪道:「我看,朝议时大可让朝臣群起反对,请陛下收回成命。」 廷推? 没门! 皇帝说扎个人入阁,我们就要同意? 毛纪的意思,我们不能仅限于在入阁人选上争取,而应该从一开始就杜绝小皇帝随便往内阁塞人的企图! 所以朝会上就要跟皇帝据理力争,不能让朱四开启随便增加内阁大臣人选的先河! 「嗯。」 杨廷和点头,显然更赞同毛纪的观点。 …… …… 无论谁入阁,朱浩这个史官修撰都没有任何机会。 在这件事上,朱浩虽为策划者,但全程看热闹就行了。 此消息很快传遍翰林院。 「……你们听说没?陛下今日上午 召见几位阁臣,提出要在内阁增加人手,却不知谁有资格入阁?」 「我觉得刘学士首当其冲……他做过礼部尚书,如今又掌翰林院事,诰敕什么的都由他来主笔,如此大才不入阁,那真是可惜了。」 「不见得,你们或许不知道,刘学士跟杨阁老关系不睦,听说石学士和丰学士二人更有机会。」 人们私下议论,或许都不能算是小范围内传遍,简直是在公开场合扯圈子讨论,连一向不参与这种事情的朱浩都能听到他们说什么。 翰林们所说的石学士自然就是石珤,而丰学士则是丰熙。 丰熙虽然在翰林院中才名卓著,属于北派文人的代表性人物,但他始终声望不足,容易被人利用,历史上丰熙参与了左顺门事件,后被罚戍福建镇海卫,本来是有机会入阁的大才,最后落了个罪死戍所的凄惨下场。 可以说,嘉靖初年的政治派系斗争异常严重。 嘉靖三年时朱厚熜的爆发,可以说就是这几年小皇帝所受欺压的一种宣泄,到时谁撞到枪口上,都是看不清局势、自以为行的是忠义之举的结果。很多人没有冲出来当那出头鸟,反而平稳过度,后来取得了较高的官职。 孰是孰非,难有公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