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人脉挺广 (第3/4页)
不能不讲道理吧?」 刘春最后一句评价,颇具玩味。 好似是在攻击杨廷和对翰林院体系的把控,属于无声的抗议。 朱浩知道刘春是因为杨廷和一直属意让丰熙取代他,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刘春作为翰林学士,在翰林院、詹事府体系中,已成为实际掌门人,作为掌门人却被「武林盟主」给死死地压着,盟主还总想把他这个掌门人给换掉,他就算不敢发作,心中能没意见? 眼下内阁四名大学士,朝中人公论,若是再有人入阁,必然是刘春无疑。 但因刘春不属于少壮派,跟杨廷和的关系又若即若离,以至于没人提刘春入阁之事,甚至去年要不是朱浩施救,现在的刘春都已经埋进了黄土。 这次为了朱浩的事情,刘春好像要挺身而出,努力抗争。 …… …… 朱浩没想到,为了自己是否调出翰林院之事,没等朱四和兴王府体系的人开口,光是孙交和刘春就已在朝中掀起波澜。 我在朝这么有人脉和声望了吗? 朱浩自己也很迷惑,进翰林院后一直都在混日子,怎么就让孙交和刘春对他如此信赖? 要说姻亲和救命的缘故,可孙交以往对他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刘春在这之前也没有帮他做过任何事,这怎么突然就出面了? 一时间。 朱浩成为翰林院中的名人。 当天下午散工后,孙元单独请朱浩出去喝茶,顺带提到工作上的事情。 孙元入翰林院时间不长,很多情况还搞不明白,有些时候会请教朱浩,把朱浩当成朋友和半个先生。 茶桌前,孙元笑道:「敬道,你朝中人脉广泛啊,刘老学士平时对其他事情都漠不关心,唯独对你的前途问题非常着紧,听说他昨日还去拜访过蒋阁老和礼部毛尚书……」 朱浩道:「我跟刘学士的渊源,你不会不知道吧?」 「大致听说过一些,据说你救了他一命,他感恩图报或有,但我觉得,更多还是他觉得你是可塑之才,大明十五岁的状元,上哪儿找去?别人进翰苑,九年考满差不多也就做到头了,而你却能留几个九年……」 孙元言语间满是羡慕。 朱浩要人脉有人脉,年龄也小,有的是时间熬资历。 九年不成,还有十八年、二十七年……对于一般人来说,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