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两宫之争(求月票) (第3/4页)
/br> 朱浩还在继续修书,日子过得无比清闲。 这里可比在兴王府读书时轻松自在多了,好像每天都有事做,又好像每天都没事做,除了初来乍到不太好意思翘班,别的都还好。 估计进翰林院半年以后,自己便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定期请假了,但现在还是要装出爱岗敬业的假象,湖弄一下同僚。 「朱浩,你出来一下。」 朱浩这边还在那儿悠哉悠哉拿本书看,杨慎突然到来,把朱浩叫了出去。 相比于朱浩的「勤勉」,杨慎这样翰林院的老油条就有点太不矜持了,一旬十天,杨慎待在修撰房的时间加起来不到半天,偶尔来一趟也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看就是没把翰林院的事太当回事。 朱浩出来后,没见到其他人。 杨慎道:「今日孙老回朝了。」 「哦。」 朱浩点头,「孙老到了京师,几次上奏请辞,陛下百般挽留,料想也不能推诿太久。」 杨慎颔首同意朱浩的说法。 换作任何一名大臣,被皇帝如此礼遇,都没有回绝的理由,若这样还要执迷不悟,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杨慎道:「今日圣母太后下旨,说是要为陛下早日完成大婚。」 朱浩不解地问道:「此事不应该由太后下懿旨来决定吗?」 「问题就出在这里。」 杨慎对朱浩言辞的一针见血很满意,继续道,「如今陛下以孝义,刻意疏远皇太后,而将圣母太后的话当作金科玉律,如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两宫旨意轻重不分,让人拎不清陛下的宗祧。」 朱浩心想,说这么多,不还是在大礼方面挑皇帝的毛病? 朱浩道:「我在安陆时,当时陛下尚为王府世子,就曾听闻,兴王府有意与孙老部堂家族联姻,时为孙老回绝,如今圣母太后于此时提出陛下大婚之事,是否跟孙老回朝有关呢?」 杨慎微笑道:「你也看出来了?料想便是如此……大明的规矩,不能以重臣之女与陛下联姻,更不能在大婚前指定人选,以庶人之女为皇后,早已形成定制。」 不用杨慎解释,朱浩也知道大明选后的规矩。 虽然大明历代君王的选后规则略有不同,但大致都分为「海选」、「初选」、「细选」、「精选」、「宫选」、「妃选」、「推选」、「钦定」这些流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