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九章 衣锦还乡(求订阅) (第3/4页)
唐寅则望向朱浩,问道:“你怎提前预料到江彬会见孟载?” 朱浩道:“陛下往西北,本就是受了江彬的挑唆,应州大捷本就有江彬的一份功劳在里面,只是掌握话语权的文官不肯承认罢了。江彬乃行伍出身,要是他一点能耐都没有,能混到今日的地位?” “这……” 唐寅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江彬乃卫指挥佥事出身,得过军功,要说其一点能力都没有……这种言论多是出自掌握舆论风向的文官之口。 至于江彬具体有多少能力,眼见才能为实,可就算江彬能力再强,但因他权势只手遮天,文官绝对不会承认。 “兵部王部堂,怎会跟江彬走到一起?” 唐寅言语中还是多有不解。 朱浩这次只是笑笑,没多解释。 要说王琼这个人,乃大明历史上一朵奇葩。 单论能力,绝对是冠绝一时的名臣,历史上公认与于谦、张居正并列为“明朝三重臣”之一,但有一点不好,王琼屁股不正,因为他跟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关系非常糟糕,再加上他在迎合朱厚照方面很有一套,甚至有传言说王琼跟皇帝有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这就让他很难在文官掌控舆论风向的年代,得到天下人认可。 朱四在一旁问道:“舅舅,你到京师,除了见过几个朝廷重臣外,就没得什么赏赐吗?” “肯定有啊。” 蒋轮昂首挺胸,“我现在已是正五品的朝官了。” “什么官?” 朱四瞪大眼问道。 “这……” 蒋轮顿了好一会儿,才尴尬地笑道:“只说让我待诏,没说具体什么官,大概因为我在王府做事,除非把王府长史交给我来做,不然真没合适的官位缺补,但俸禄方面……我已是正五品文官的待遇,要是有合适的位置就能补上……这全都仰仗朱先生两次将功劳相让。” 朱四回过头看着朱浩,大概明白为何舅舅一个大人,见了朱浩这样的少年会一口一个“朱先生”叫得这么亲切。 感情是承了朱浩的恩惠,发自肺腑地感激。 朱浩道:“那是蒋先生自己能力出众。” “愧不敢当……你以后再称呼我为先生,那就是折煞我,称呼孟载就行,我多少能力……自己心里清楚,怕是世子都知道,他舅舅我就是个平庸之辈……多亏朱先生和唐先生二位提点。” 蒋轮这会儿是真的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