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 以仁制仁 (第3/4页)
欣赏,今天路上走慢点,让我欣赏一下沿途美景……” …… …… 考场上提前出来。 朱浩心情很不错。 好像应科举对他来说反而是日常生活之余,顺手而为之事,并不那么重要。 再世为人,很多事他看开了。 功名利禄是要争取的,身居高位后可以改变一个时代,是一个穿越者责任心的体现。 如果他不追求改变,以他脑海中那些跨时代的东西,足以让他在大明中叶当一个家财万贯的大地主,娶上几十房娇妻美妾,过上醉生梦死的生活;亦或者制造出大船,扬帆海外,在美洲西部或者澳洲缔造出一个国家…… 但那不是他追求的东西。 既然来了,就要有一个穿越者的担当,让大明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免收异族奴役。 所有的一切,包括他进王府、考科举、做生意,都围绕着这个目标服务。 既然不全是为了个人享受,加上他可选择的道路有很多,不必非要走科举,那他就一直可以保持相对豁达的心态,不是那些挤破头想要通过科举改变人生际遇的儒生能比拟。 考完府试,朱浩自然也就有闲暇的心情欣赏一下城里的风景。 至于接待王守仁? 不着急。 接待时相互寒暄问候、客套攀交情才是最繁琐无趣的事情。 跟唐寅商量好,说是中午出考场就行,约定在城里某个官驿举行一场简单的宴席招待王守仁,到时他前去赴宴就好,那会儿最初的接待工作,以及后续的移交俘虏、战报总结甚至战场考察等公务已完成,见面后也就没那么多烦心事。 再说了,你唐寅也该练习一下如何跟官场中人来往,尤其还是跟你同年应会试、有点交情的老朋友,这对你唐寅将来步入官场大有裨益。 朱浩不知不觉间,开始充当起唐寅人生导师的角色。 把唐寅从泥潭中带进正途,再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导和改造,让其缓慢适应跟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让其在曾经少年热血时憧憬中的官场中游刃有余地周旋,这不正是朱浩改变时代所做一种尝试? …… …… 此时。 朱浩家中。 老太太朱嘉氏再一次前来,跟以往每次到来都前呼后拥,表现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