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二四零 会战溧水河谷(1) (第3/4页)
快的战斗,一个连队也不过顶多配到一两个,他们只能保护最重要的己方火力武器、战术目标。 赵宁将战场情况尽数纳在眼底。他看到了巨大的伤亡,也看到了十三师的英勇奋战。 此时的外围阵地早就不是一开始的外围阵地,原先外围的山头丢了很多,近卫军已经攻入中部区域,不过十三师的内部阵地依然稳如泰山。 最先从雁门山出发的反抗军第五军十四师、十五师,眼下已经接近战场。 这个情况自然被近卫军得知,他们很快停止了对十三师的进攻,收兵回撤布置防御阵型,防备十三师从山上冲杀下来。 另一方面,他们派遣兵力向外侧移动,在多个地带构建阻击阵地,防止被十四师、十五师一下子冲杀进主力部队驻扎区。 近卫军三个师的师部,分别驻扎在溧水河谷外的三个地点,将溧水河谷包围在三角形的中心。各个师的兵力并非都挤在一起,除了一个旅跟着师部,另外两个旅是分别扎营。团一级单位同样如此。 这跟之前时代的冷兵器战争不一样。 冷兵器战争时代,大军在平地扎营讲究的是连营结寨,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但新式军队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几万部队的人员、物资都挤成一团,需要更多灵活性与战术空间。 赵宁没有在空中靠近溧水河谷,远远落在了十四师的师部,他现在还不能暴露自己的修为,也不能让对方看到他的面容。 十四师、十五师的大致作战方案、进攻路线,是在从雁门山出发时就决定了的。 在靠近溧水河谷后,他们将作出钳形出击的态势,集中十四师的精锐兵力突破敌军阻击,一左一右嵌入敌军阵地直捣腹心,接应十三师的反击。 同时,全师出动进行配合,占据有利地带,保证后续部队的进攻通道与前方部队的安全退路。 在此期间,三个师的炮火要保持对敌方的压制,配合好地面部队的进攻。 十四师汇合十三师,搅乱敌军阵型时,十五师的地面部队作为第二梯队投入战场,切割地方阵地,阻断敌军各部联系,重点突击地方的坚固阵地,以优势兵力包围聚歼敌方弱势单位等等。 第五军要在击败第三军的同时,尽可能多的歼灭其有生力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