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二二七 悟道 (第4/5页)
粮食堆积如山。 穷的只是底层百姓而已。 但秦国也不富裕,粮仓里存量并不多,国库没多少金银。今年朝廷想要大兴水利都缺钱,最终魏崇山不得不暂缓修缮宫城。 今年河西闹蝗灾,朝廷赈灾的钱不够,魏崇山不得不缩减王室用度,裁汰王室卫队。 百姓家无余粮,国库财政困难,可秦国的粮食产量不少,矿场作坊也都在正常运行,可谓是百业俱兴,长安城户盈罗绮、市列珠玑。 那么钱都去了哪里? 毫无疑问,进了权贵的私人口袋。 秦国真正富裕的是世家大族、地方豪强。 这一点魏无羡是很清楚的,他刚刚还到过蒋氏的庄子,彼处建筑雄伟、富丽堂皇,连仆人都穿得很好,随便拿出点银子都能从吴国购买到大量新式武器的样品。 国家是否强盛,取决于国家能调动多少资源,也就是国库里到底有多少银子。魏氏想要秦国强大起来,让军队装备精良,使得士卒奋勇作战,就得付出大量军费。 可眼下朝廷能调动的人力物力着实很有限,秦国的国力实在谈不上强,若非如此,当初也不会连个河东都攻不下来。 魏氏要想增强秦国国力,提升逐鹿天下的战力,仅仅是推动秦国经济发展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得想方设法增加朝廷能调动的人力物力。 秦国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把流进世家大族口袋里的钱弄到国库里去,需要打压世家、豪强。 】 但是眼下的秦国偏偏不能这样做。 吴国没有世家大族,所以情况比秦国好,他们能调动更多资源。中原大战时,吴国军队数量都比秦国多,装备也更加精良。 然而吴国也无法调动国内大部分资源。 是的,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地方豪强、权贵地主手里。 普天之下,唯有赵晋,能够真正调动朝野人力物力,集中一国财富提升国力,在战争来临的时候,显现出巨大的威势。正因如此,赵晋才能以河北河东之力,打赢秦、吴两国。 魏无羡明白,秦国想要真正变强,就得走赵晋的路,把国中那些趴在国家身上吸血的权贵蛀虫一一剪除。 秦国或许能走赵晋的路,但那不可能是由魏氏来主持。魏氏没那个实力,现在的秦国也没那个基础。 除非,秦国归顺朝廷。 但那样的话,秦国也就没了,魏氏将失去自己的王室地位。 但如果不这样做,秦国早晚都会灭亡,届时魏氏不仅会失去现在的地位,族灭之祸都无法避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