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一二二六 没有把握 (第1/5页)
皇朝以一敌三、多线作战,这的确不是一个理想的局面。 实事求是地说,对眼下的大晋而言,走这条路确实会颇为艰难,不仅皇朝压力大、军队伤亡也会多,且容不下大的意外。 可意外未必不会来。 格兰帝国还在一旁虎视眈眈。 真到了关键时候,仅仅是安德鲁、弗朗西斯科带着圣者境高手下场,就足以让大晋陷入险境。 若是可以有选择,赵宁当然不愿把本来可以归顺的秦国推到对立面去。如果魏氏能够归降,都不需要秦国高手们为朝廷而战,只要他们不帮敌人,赵晋的顶级战力就不会陷入太大劣势。 但这个可能果真会出现吗?魏无羡当真愿意被招降? 有多少时候多少事,就是因为自己想要它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选择了相信,最终犯下了愚蠢而致命的错误,导致自己损失惨重,沦落到根本无法接受的境地? 对好事的幻想,对希望的痴迷,是决策者最大的忌讳。 小心方能驶得万年船,谨慎无大错,赵宁需要克制心中蠢蠢欲动的,对胜利与功成的渴求。过分的渴盼是贪婪的毒蛇,世间无数种陷阱专门为其而设。 回到茶案后坐下,赵宁端起茶杯啜了一口。 他的心绪依然平静,一如既往的平静。 跟魏无羡的会晤虽然没有任何成果,但至少不曾暴露任何破绽。现在回顾整个见面过程,赵宁在细细思索之下,心中渐渐有了触动。 他先前的种种判断,除了现实利益方面的考量,还建立在一个相当稳固的前提下:苏叶青的情报准确无误。 但如果苏叶青的情报有问题呢? 作为细作,苏叶青已经工作了二十年,她之前传回了无数消息,大的小的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赵氏因之获得了难以准确计算的好处。二十年的成绩与建立在成绩上的信任,可谓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赵宁没道理怀疑苏叶青。 包括苏叶青的能力。 但身为决策者,赵宁在看问题的时候必须全面思考,从不同角度去认真分析,抽丝剥茧地推算各种可能性,以此达到没有遗漏的目的。 事情总是在变化,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更何况苏叶青身在敌国,周围的每一步都是危险,她根本无法掌控一切。 如果今天魏无羡没来,赵宁不曾跟魏无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