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九五六 势如破竹(12) (第3/4页)
br> 前者是为了大军驻防山阳,应付晋军可能的追击,后者是为了方便运送将士,一旦战事不利能够快速退往扬州一带。 这番能进能退的布置,随着侍卫亲军被晋军尾随渡过淮河,大举杀向山阳城而灰飞烟灭。 对吴军而言,山阳已经不可固守。一方面是山阳驻军折损近半,全军崩溃无心守战,另一方面则是晋军紧随其后,反抗军精骑身后就跟着大量步军,攻夺山阳毫无难度。 逃至山阳的吴军只有区区一万多人。 这一万多人上了船。 依照反抗军的性格与此战目前形势,他们是不能容忍这一万多吴军逃出生天的,这么多人登船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反抗军必然不会坐视,肯定要在岸边追歼。 但事实是,反抗军精骑在距离运河数百步的位置停了下来。赵英静静看着吴军溃卒登船,没有任何冲杀上前的意思。 这当然不是反抗军突然变得仁慈,也不是赵英累了战不动了。 而是不能上前。 运河上停着的船不是一般的船。 是吴国水师的战船! 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船,非是能够贸然接近的存在。别的姑且不说,仅仅是楼船上的无数箭垛,就能给冒进的骑兵带来无尽噩梦。 强弓劲弩这些东西,战船上从来不会缺,尤其是楼船类大型战船,甚至会装备床弩这样的利器。对骑兵而言,水师楼船就是军堡城池,他们拿对方根本没有办法。 那么晋军有水师吗? 答案显而易见:没有。 河北没有,河东更没有,就连中原也没有。无论张京还是常怀远,麾下都没有成规模的水师部曲,晋军想缴获都缴获不了。 “将军,难道我们就这么干看着,坐视他们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溜走?”副将心有不甘地问赵英。 浑身浴血、面容如铁的赵英,目不斜视地打量着吴国水师战船。 先前吴军从中原撤退时,之所以没有用到水师,是因为晋军扼住了大运河进入中原的咽喉——符离城。晋军抢占符离,铁链锁江,便断了吴军水师沟通中原的可能。 半响,赵英哂笑出声:“不过是万余残兵败将而已,有多大用处?五六十万吴军都被我们所击败,就算这万余人回到金陵,杨氏还能凭此挽回局面不成?” 他挥了挥手,转身向众骑下令:“前往山阳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