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_章九五五 势如破竹(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九五五 势如破竹(11) (第4/4页)

浮桥北岸的大地上,冒出了一道道绵长黑线。

    这些黑线没用多久就变成了一片片望不到尽头,黑压压的晋军将士!他们呐喊着咆哮着,汹涌如潮水,接连涌向渡口方位!

    那是反抗军步军。

    其中一部分是一路追着六万多侍卫亲军而来,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淮阴城退走的晋军人马。

    现如今,反抗军精骑的前队已经冲过浮桥,为他们打通了道路清扫了障碍,后续他们渡河南下没有任何实质阻碍!

    渡河逃到南岸的吴军有三万多人,接应他们的将士有近万之众,这本身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但眼下反抗军精骑尾随吴军将士冲过了浮桥,负责接应的吴军没能如期封锁渡口亦或是烧毁浮桥,连对抗奔雷滚滚的反抗军精骑都做不到,又如何能面对无穷无尽的步军将士?

    实事求是地说,若是负责接应的吴军够有魄力,就该在杨德明的断后部曲被击破,大群侍卫亲军尚未通过浮桥之际,果断点燃浮桥将其烧毁,如此一来便能阻止反抗军精骑尾随吴军杀过淮河。

    在这种情况下,成功到了南岸的侍卫亲军就能安全,有时间有余暇重振队列恢复秩序,负责接应的吴军还能守住南岸,让反抗军无法安然搭建浮桥。

    然而也会有很多侍卫亲军被他们害死。

    已经上了浮桥的,还没有从北岸上浮桥的,不是会被他们烧死,就是会落入反抗军之手,成为精骑马蹄下的亡魂。他们等于是亲手杀害了大量同袍,葬送了吴国精锐。

    谁能承担这样的责任?谁敢下达这样的命令?

    除了杨延广,便是杨德明。

    可杨延广正在半空作战,虽然有高手保护,但面对尺匕、扈红练、方墨渊等人的猛攻,还被一旁的赵宁虎视眈眈,根本无暇分心。

    至于杨德明——他伤得不轻,眼下仍在北岸浴血奋战,率领亲兵营残部负隅顽抗,被赵平亲自带着人团团围攻。

    随着反抗军精骑大举冲过浮桥杀到南岸,在渡河的侍卫亲军亡命狂奔毫不回头的情况下,负责封锁浮桥的吴军将士根本没有战心,也没有力量阻挡反抗军精骑。

    他们跟着侍卫亲军一起转身溃逃。

    一时间,兵败如山倒。

    淮河,并没能阻挡晋军。

    渡过淮河进入淮南大地的吴军,也没能脱离危险逃出生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