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_章九四二 凄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九四二 凄惶 (第2/5页)

颍州丢了两万步骑,前番又在密州折损五六万,刚刚还在亳州被张京折腾一通,丢了三四万兵马。

    再加上其余战斗期间零零散散的折损,十多万兵马就这么没了。

    至于张京的藩镇军,三十万全部灰飞烟灭。

    ——对吴国而言,投降了晋军的张京部曲,就是飞灰湮灭了。

    反观晋军......

    因为中原逐鹿一开始吴国没能说服、争取到耿安国,导致义成军成了反抗军臂助,而后王师厚带着平卢军襄助反抗军,赵宁凭空多出了十多万可用于征战的悍卒。

    而后晋军连战连捷,大战打了这么久,损失的确是有,譬如说费县一战便颇有折损,攻打密州不成在城前丢下了数千具尸体,但总体来看,晋军通过不断俘虏吴军、张京部曲,人是越打越多。

    哦,还有常怀远带走的武宁军,那也是数万悍勇,现在半数成了反抗军预备营。

    眼下的晋军,在兖、沂一线就有十多万,在宋、亳一带更是坐拥三十万之众!

    这里面有几万是即时转变的预备军,部分来源于宣武军、神教神战大军,部分是许、陈、蔡、颍等州的革新战士——根据探报,他们在汴梁、许州还在紧锣密鼓地精编张京的部曲。

    晋军在中原的战斗兵马已是快到五十万!

    进入中原时的区区三十万人马,中间还分走了五万去河东,连番作战折损不可避免,而今竟然膨胀到了五十万!杨延广一想到就气得胸口闷疼,喘不过气。

    反观吴军,之前近九十万大军——哪怕不算张京的部曲,也是五六十万骁勇,如今就剩了四十万上下。

    四十万对五十万,兵力已然处于绝对劣势!

    晋军将士在战场上折损过后,总能通过俘虏与州县地方的土地革新战士补充,吴军的损耗却无处填补,没一个就少一个。

    这个问题杨延广不能细想,每回深究起来便头疼欲裂、两眼发黑。

    他甚至一度产生过抓壮丁的心思。

    可他不能这么做。

    赵晋的人都在干什么?他们在各地进行土地革新战争,成打成打的收获民心,获得百姓拥戴与支持,百姓本就已经视他们为太阳,他要是敢大举抓壮丁,那不是催促黎民百姓群起而攻之?

    中原本来就不是吴国的,他们是客军,毫无民心基础可言,若是敢这般倒行逆施,那就是自陷于刀山火海之中。

    可不这么做,杨延广又没办法解决兵力问题。

    所有问题最终都汇聚成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