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七八七 判断与力战 (第2/4页)
> 前营同袍说吴军训练有素、战阵稳固,没有明显短处,那想要对方露出破绽,就只能也必须给予对方足够大的压力! 一言以蔽之,选择猛攻还能争一下胜利,不选择猛攻则会重蹈前营覆辙,在没有任何突破性战果的情况下被换下。 理由很充分。 但这毕竟只是理由,不是事实——至少暂时还未证明。 钱仲深吸一口气。 他只是一个队正,能够决定的战斗有限。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有限,所以有不小容错率,他部就算选错了遭受了损失,还有同袍可以过来支援,自身并不会太过危险。 关键的是,一个队的胜败不会影响整个战局。 反而能让将校看清情况收获更多经验,指挥接下来的战斗。 如果他选对了,这就有助于大营取得胜利,甚至影响全军胜负! 钱仲再无犹豫。 他虽然只是一个队正,麾下将士不过五十余人(前文二十余人系笔误),但他心中装着整个大营乃至整个大军,装着战争的胜负大局。 这不是他想得太多,而是反抗军惯例如此。 反抗军是什么存在? 它源于平民勇士联合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天生就需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它是追逐公平的大晋皇朝的禁军,骨子里一直刻着家国大义的情怀与眼光,官兵平等。 在反抗军中,各级将校都要在管好自己的部曲之外,心系大军。 作战之时,每个战士都被要求发挥自己的主观才能,并且会得到军官们的尊重。 所以他们不仅知道自己为何而战,还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作战。 钱仲明白,大营主将——都指挥使,之所以没有现在就下令,让众将士采取猛攻猛打的战术,是因为都指挥使肩上担子重,军令干系重大。 若是选错了,那就是一个大营五千多将士的失利。 这样的失利,莫说都指挥使轻易承担不起,整个大军都难以从容接受。 所以都指挥使的军令必然要有充分依据,必须得时时稳重。都指挥使不可能贸然做出选择,让全营将士去冒险。 但钱仲可以。 他有试错的条件。 “全力出击,打破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