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35节 (第7/8页)

网密布有船可及四方。自中京府向北至宁兴府一路西北四州,虽由运河连通,可其余江河入夏少水不宜行船,若要去非运河沿途的城镇,只能走下船来,商旅多租马赁车,百姓行人则搭乘便宜的私驿大轮车出乡返乡,同样便利。不过卓思衡在出行前经过慎重缜密的考虑,麻烦宋端替自己弄了张宋家商号的行旅牒文,但凡经过城门关隘,他都将自己官府的官牒收起,只用客商的那个,号称是宋家商号的一位脚商,去到

    这样的脚商在北方极为常见,只去到内陆较为闭塞的地方收些当地特产和农物,或是跟哪处村镇订些农林货物,预付款项,回去后再告知商队来取。呼延勇在起初做商队学徒时也是由此做起,他经常讲些其中门道与故事,于是卓思衡也能作假乱真,一路行来有模有样,在无人发觉的情况下入了丰州的伊津郡。

    可是他要去的地方离郡府太远,是其治下七县之一的霞永县内一处叫玄鹿乡的地方,自县府出来,卓思衡跑马大半日,才勉强看见里堠上标注了自己的目的地。

    此时已是人热马乏,卓思衡牵着马,到只剩细细一捧的小河沟里饮足水,自己也将水囊里最后一口饮尽,不过前面豆田遍布,玄鹿乡所产菽豆闻名遐迩,大概这处已到了他要来的乡间一代,据县里衙门的人说,他要找的人这几日就在此地附近活动。

    果然没走出几步,就见三五个耕种男女也是热得汗渍满面从地里扛着锄头出来,直嚷渴饿,带头的是个老汉,见卓思衡是路过旅人徘徊不前,便主动上前询问道:“往哪去的乡客,要给你指个路不要?”

    丰、陇二州民风颇悍且直,也没那样多的啰嗦客套话,而此地乡音甚重,卓思衡虽也会说北音,可与此处完全不同,好在从前他调查全国学政时虽未来过本县却在丰州逗留了一段时日,故而勉强可以听懂。

    “老人家好,我是脚商,路过这里,夏天的日头太毒了,不好赶路,想找个地方歇歇脚讨口水。”

    卓思衡也没有对答文绉绉的话,老人听完便招呼他跟上,边走边说:“咱们就去前面田棚里午间歇一会儿,那里的水缸你自己舀水喝就是,往后的路见到这种棚子诶,别怕路人讲,尽管去喝,那也是给路人用的,莫怕就是。”

    卓思衡道了谢,也不再上马,跟着老人一路走,自然而然攀谈起附近的情况来。

    老人姓邵,这块田是老人家祖产,不大,但足够生计,这两年风调雨顺收成很好,于是今年老人又开了整亩田专种高黍,到时候用来酿酒去卖。只是田多了需要的人手就多了,于是刚十三岁的小孙子和儿媳妇也被叫到田里忙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