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85节 (第6/7页)
玄度笑骂过后站起身来,“时候不早,我也该去复命了,你多留意最近亲贵们的动向,自己的终身大事总要自己上心,二十八岁,真的不小了。” 卓思衡送走老师,人也自混乱回归清醒。 从宫宴上的表现来看,广阳王并不希望自己的世子留在帝京,但既然已经决议,或许让郡主一同留下相互照应也算是身为人父可接受的选择。所以,绮英郡主一定会留下,只是留下的理由需要找个不那么功利又足够顺理成章的选项,自己恰好在宫宴上和绮英郡主有过短暂交流,一下子成了不二之选。 简直荒谬。 皇帝还需要自己这个戏搭子唱完整场,怎么会轻易允许?只是可能在皇帝看来一个郡主留在帝京也不是什么他无法掌控之事。 真是给自己添乱! 但卓思衡也不是没有办法。 第二日,卓思衡主动面圣,在天章殿向皇帝表示,这个学政改革第一步咱们君臣二人已经圆满完成,接下来是不是该进行第二步走了?第一步虽然基础打得好,但原定的第二步分走了整个朝野最大一份权力,定然会遭到无情的抵制,现在臣想了个不是万全但很有把握的主意,只是需要花很大精力和时间去实施,请陛下耐心等臣的好消息! 此话一出,皇帝当即表示抓紧办好好办,尽情去做无需有后顾之忧。 走出天章殿的卓思衡表面神和自如,心底却十分骄傲。再不怕有人利用自己说些有的没的了,要知道皇帝的个性他太过清楚,别说不会杀掉拉磨的驴,就连榨取完剩余劳动价值的死驴皇帝都得再榨取一些情绪价值,怎么会在这关键时刻放自己去成亲? 一切纷扰,皇帝都会替他挡下,好让他鞠躬尽瘁。 这就是卓思衡的应对措施。 但这也不是凭计虚言,他确实要着手实施下一步了。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有些事要安排。 回到家中,卓思衡找来陆恢,见其这些天已不再因忧心忡忡而憔悴,忍不住调侃道:“怎么?如今安心了?” “大人既然已经答应愿意带着我行道,必然不会将我丢至半路,之前是我庸人自扰,让大人见笑了。”陆恢笑着说话时也不那么忧郁了,少年郎的气息盘桓在眉宇之间,语气也笃定许多,“大人的教诲我已苦思多日,悔不当初,大人没有赶我走是对我的期许和信任,我不会辜负大人的这番重意。” “好了,这里是家,又不是衙门,叫什么大人。”卓思衡听他说得这么正式,忍不住笑着拍了拍陆恢的肩,“好像我在家里养个小朝廷替自己卖命,怪吓人的。” 这话一出,陆恢也是笑出了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