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 第330节 (第6/6页)
是官员们就不会正视海禁、正视海贸了。 而他也深知,海贸这块饼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单单靠皇家和宗室是万万吃不下的。 只要皇家牢牢把海贸的大头抓在手里,制定好相应的法规,让海关的官员在检查出入境的货物时,标准严一些,心一些,莫要上那不好的东西,流进大清,海贸带来的益绝对是大于弊的。 在规则之内,让底下的官员、以及民间的百姓们也能在海贸这件事情里分一些汤肉,这才能调动起底下人的积极性,创造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 俗话常说,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 陆路迁移到海面上也是同样的道理,纯亲王探索出来的海贸线走的人多了,无需朝廷费劲儿去维护,以后自然而然的大清百姓们就彻底熟悉、掌握了这条来之不易的海贸线。 且大清幅员辽阔,人才辈出,出海的人多了,以后大清的海贸线只会更加多,海贸的路子只会更加广,到时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大清的实力会越来越雄厚,经过几代的积累,未必不会出现盛唐时万国来贺的繁荣场面。 坐在龙椅上的康熙,嘴角止不住地上扬,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而在宫外的科学院里,纳兰容若、黄履庄、戴梓等官员瞧见船员从车队上卸下来的各种物资后,也是各个欣喜的险些当场一蹦三尺高。 纯亲王出海带回来的土豆、玉米和番薯竟然装了足足有十几马车! 十几马车的土豆、玉米和番薯与大清的人口比起来,虽然仍旧是杯水车薪不够看,远远不能让大清的每家每户都能拿到这种高产良种。 可这些种子待明年就会翻倍带来几十、上百车的种子啊。 有这十几辆马车的高产粮种做底子,想来不出几年,大清的老百姓们饭桌上就能吃到这三种食物了啊! 这对于黎民百姓们来说不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吗? 站在水泥地院子里的黄履庄边用手捋着下颌上的短须,边弯腰搜寻着摆放在地上的各种西洋物资。 他看了一圈,等他直起身子时恰好瞧见一个船员从一个翻开的箱子里拎出来了一桶乳白色的液体,从船员口中得知这是从一种名为橡胶树上取下来的液体——橡胶后,黄履庄不禁来了莫大的兴趣。 他捋起袖子,伸出右手往桶里摸了摸,木桶表层的橡胶液早已凝固摸起来就像熬煮出来的肉皮冻一样,软软的,滑滑的,还很有弹性,已经足足研究了大半年为马车减震的黄履庄当即眼前一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