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汴京生活日志 第123节 (第2/6页)
怕对方趁机把她拉到荒郊野岭什么的。 饶是如此,沈家人也还是不放心,她出城就是一整天,沈爹再会摸鱼也不可能跟着跑这么远,索性去老沈家请两位大伯陪她跑一阵。 老沈家搬进城后,孩子们和沈三伯沈四伯算是如鱼得水,沈爷爷沈奶奶也过上幸福的养老生活,唯独沈大伯沈二伯无所适从。 他们以前是家里的顶梁柱,种地一把好手,可进城了哪有地给他们种?同时又担心自己什么都不懂,会给孩子添麻烦,从而不肯去店里帮忙。 索性家里日子越过越好,就当提前退休养老了吧,偏偏孩子们一门心思扑在赚钱上,都不愿意成家立业,唯二成家了的大堂哥和二堂哥,也只大堂哥得了个闺女。 眼看着含饴弄孙的日子遥遥无期,兄弟俩只觉得越来越不得劲。 沈家旺的请托,反而帮了他们的大忙,沈大伯沈二伯简直迫不及待,从此精神抖擞的跟着侄女早出晚归。 沈爹请他们的本意是给闺女当保镖,但沈大伯沈二伯作为种地老手,去乡下帮她看田地的品质价格刚好专业对口。 也多亏了伯父们把关,沈丽姝一连看了十几个乡镇,还没有找到各方面都合心意的地方。 这天清晨,伯侄三人又踏上了出城看地的路程。 这次去的地方比较远,为了能在天黑前赶回来,就只能天不亮起程了。 原不该去那么远的地方,毕竟沈丽姝的信息来源全靠亲朋好友的介绍,他们的大本营在通许镇,当然给她介绍最多的地址也在通许镇周围,而最远的也不过表哥宋向民老家那边,跟通许隔了两个乡镇,但因为她租了马车,当天看完田地当天赶回城,轻轻松松。 可是大半个月下来空手而归的事实证明,离汴京越近的田地,也越受其他土豪的喜欢,真正好的地已经被人圈完啦。 她不想捡别人剩下,只能把不停地把选择范围扩大。 最后,在睢县当基层官员的齐叔叔出马了。 睢县在汴京没什么存在感,但它隔壁就是大名鼎鼎陈留县,所以那边各方面的条件也不是不差的,只是在历史悠久的汴京显得不那么出挑。 低调也有低调的好处,想必睢县的田地不至于太抢手,能让她挑上一片不错的地。 遂让老爹托人给齐叔叔送封信,请他帮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