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贰四十章 大风起 (第5/6页)
br> 终于在十分鐘之后,小咪开口说:「夫君,我看是没有特殊的装备能够应付气象战。不过,我倒有一个好方法,我们多兑换几座小型气象控制仪,放在台湾全岛周遭,让它们联合產生一股高气压,这样颱风是不是就会转向?」 「问问我们这次生產的气象专家生化人,看看可不可行?」王绍屏一贯的做法就是:有问题问专家!这次为了应付蒙古出现的天气异象,王家一口气生產了几百名高效分析机器人,并将有纪录以来的所有气象知识,全都输入这款名为气象专家的机器人的微电脑里,让它们能够快速对气象灾害提出对策。当然,也包括廿二世纪已经发展的气象战资料。 当台北一大早就陷入一场莫名的气象风暴灾害的时候,华盛顿白宫里,罗斯福正开心的举办一场小型晚宴,招待他新任命的科技顾问鲁斯卡?李、安德烈?库兹涅佐夫,还有一名加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化学、物理双料专家欧文·朗繆尔。欧文刚在去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原时空,他曾在1947年推动一场名为「捲云计画」的实验,尝试以人为的方式影响颶风。他运用飞机,在颶风的适当部位大量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使颶风内部能量重新分布,期望减弱颶风的风速,甚至引导颶风的方向。但最后却搞了大乌龙,让本来已经远离陆地的颶风,忽然转向回头,直扑乔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造成重大灾情。不过在这个时空,他似乎成功了。 「朗繆尔博士,恭喜你的成功。你在塞班岛、关岛和菲律宾巴拉望製造的颶风都成功了。」罗斯福举起酒杯向欧文·朗繆尔致敬。 「总统先生,这是我无意间找到一本古埃及时期对风暴生成描述的古籍,并非是我个人的功劳。而且地球的奥秘太多,我也无法肯定颶风生成之后的动向,现在看来它们因为藤原效应,几乎纠缠在福尔摩沙岛(即台湾)附近,但很难说最后会怎么发展。喔!对了,颶风在太平洋生成被称为颱风。」欧文·朗繆尔谦虚,并实事求是的说着。 鲁斯卡?李这时则插话说:「欧文,你不用担心太多,反正是我们第一次的实验,至少能控制颶风的生成,至于后续怎么发展和我们无关,反正离美国大陆还非常远。」鲁斯卡似乎不打算使用欧文纠正的新名词,还是用颶风来形容这次的风暴生成实验结果。 「对!对!政府拨经费给你们,你们只要专注实验就好。我们的目标是消灭大西洋的颶风,只是在太平洋做实验罢了。而且福尔摩沙岛上的杰克?王非常厉害,他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别忘了!我的太太还在岛上度假呢!我都不担心,你担心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