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时空逆流_第贰三五章 决战蒙古高原之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贰三五章 决战蒙古高原之巔 (第2/7页)

之类的玩意儿。

    而台北传回来的消息,竟然是让他们进行一场试探性的保守攻击,以便查清对方埋伏的武器是最什么用途的。所以才会有四个小时后,这场非常传统的攻击模式。

    对!你没理解错,就是让士兵去「趟地雷」的意思!卫星加高空无人机,怎么会连什么埋伏都看不清楚?还要士兵冒险去诱敌?依王绍屏的个性,又怎么会要求士兵去冒险?但是没办法,这是超级电脑的建议。虽然他们能辨识大部分的武器,但碍于时代落差,他们竟然不知道某些武器会怎么埋伏,如何袭击。而且,竟然还有部分武器辨识不出来是什么玩意儿。

    比如有些他们判断是一次大战类似臼砲的东西,但这种射速慢、重量重,移动不方便、加上射角大、弹道弧线高,多用来轰击距离较近、中间隔有山脉等障碍物的目标,但准确性不高,所以通常得採取密集射击,对碉堡、壕沟之类不会移动的建筑物或阵地较为有效。但是赛音山达四周都是沙漠高原,一片平坦,加上联盟军又是机动的机械化部队,来去自如。即便前锋受阻,主力要撤退也容易的很,所以超级电脑就完全不知道,这类武器是干嘛用的。

    还有一种像是宋代回回砲,也就是配重式投石机的玩意儿,这更让超级电脑完全糊涂!虽然知道每座机器旁边都有个红外线、x光…,任何光束都无法透视,像货柜箱那么大的机盒,肯定是有问题。但就是没办法看到里面是什么构造,或者装了什么东西。所以超级电脑仍无法判读,这类復古武器的真实用途。

    另一种诡异的玩意儿则像是大型探照灯,一整排围着整个城市排了内外两层各一圈。超级电脑初期判断,很像是一种廿世纪60年代发展失败的电磁波发射器。这也是为什么台北否决了赵君迈申请空军轰炸的原因,因为万一真是那玩意儿,那么空军将会像下饺子一样,瞬间在空中失去动力,纷纷从天上掉下来坠毁。这样一来,飞行员的损失就太大了。

    王绍屏在战情室有点懊恼答应了梁敦厚改变作战计画,耽误了两天,让对方布置好一座刺蝟城市:「我本来以为苏联就一土鱉,除了搞搞粗大耐用的坦克还行之外,电子產品是他们的弱点,没想到他们还能搞出电磁波发射器!」黄潮生附和的说:「我也以为苏联的指挥官就只会人海、坦克海战术,没想到还能布置这么多的陷阱!」

    塞音山达算不得什么城市,基本上就百来座木屋,再来就是数百顶蒙古包。是一个典型的蒙古人聚居地。不过这时候整个塞音山达到处挖满了壕沟,连城内也遍佈掩体、沟壕,还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壕,构筑成一道又一道的防御阵地。那些怪异的武器,就散落在各个环形防御阵地里,在木屋和蒙古包之间参差有致的错落着,基本上就是拿蒙古人当人肉盾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