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时空逆流_第贰零九章 纠结成了主旋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贰零九章 纠结成了主旋律 (第4/6页)

,这些也得求求文昌帝君;想要孩子的,本来拜妈祖,但考虑到林默娘没结过婚,那就得拜拜祝生娘娘。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华人的供桌上,道教神明和佛教菩萨能够并存。庙里面除了主祀的主神之外,还有那么多陪祀的神明。

    在这方面,台湾几乎完整地保留了这个传统,甚至发扬光大。易中天曾提到台湾人喜欢拜小庙的习惯,说是大庙处理大事,小庙专办个人琐事。其实他了解的还不够深入,台湾人更喜欢拜神坛,尤其是求明牌。但是这和办大小事无关,而是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是非观的作祟。为了私利,求神明帮忙,尤其是赌博这种事,那是羞于向大庙神明啟齿。只有向小庙、阴庙求助,付出一点代价,捐些香火钱…等等,期望能得到相当的回报。当然,台湾人对大庙的态度也类似,只要理由正当,台湾人还是经常走大庙,不然重塑金身、打造金牌也不会在大型庙宇里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了。甚至很多大庙就是从神坛、小庙慢慢发展起来的。

    继承了中华文化当中文化高于种族,柔和了民主政治的选择思考;宗教和民族主义在台湾人看来是一回事,民族主义最多在选举前听听就好,但实际投票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台湾人的理智与现实,尤其是对生活不满时的理性思考。观看歷届选举,其实政党更迭和意识型态几乎没有关係,相信有关係的多半是自欺欺人。小一点的投票,比方村里长,还有人情包袱的压力。但举凡大型选举,施政不佳,生活品质下降,才是政党轮替的关键。而对于这种对于生活价值的守护,除了展现在选举外,也逐渐成了台湾最主要的民族意识,取代了极端民族主义,因此台湾人才寧愿在某些议题上能够容忍模糊,不希望有明确的答案。尤其当模糊的时候,能确保生活现状(包含施政),那么它就会成为台湾人民多数的选择。所以统独双方要取得台湾人心,其实应该从这方面着手…,算了!这和王绍屏无关。虽然和黄潮生沾上边,但他烦恼的事情比这一丁点小事大多了,还是交给黄潮生的小女儿黄慧屏去处理吧!不过,那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王绍屏继承了台湾价值观的传统,所以他对贾米森和戈思默的投靠,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齿,而是真心的接纳他们。毕竟当时华人社会教育太不普及,尖端人才太少了。洋人的投靠,可以弭补这个短板。

    贾米森和戈思默不算变节地偏袒王家,英国和法国都还不大清楚。但英国内阁却已经为了王家的要求而吵翻天。

    「我坚决地反对财政大臣张伯伦在电报里的提议,用国联的秘书长来换取王氏集团的二次贷款,这将是外交上短视的作法。王家有钱,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如果再让杰克?王取得不亚于国家的国际正式地位,他就有能力号召其他国家和大英帝国对抗!」算是政敌的枢密院议长鲍德温非常讶异,他都还没开口。和张伯伦在上次託管问题上,算是同一阵线的自由国家党的外务大臣约翰?西蒙子爵,竟然没有声援「同党」,而是率先闹起了内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