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壹九十章 初遇土豪劣绅 (第2/9页)
跡和他的个性,以及他的选择。 说到选择,你以为诸葛亮单纯是被刘备的三顾茅庐所吸引吗?如果真是这样,诸葛亮就不用花那么多功夫包装自己,又是让人推荐,又让牧童唱自己做的歌,还要端架子让刘备不断扑空。即便明明是睡懒觉,如果孔夫子知道了,可能完全看不下去,应该会大骂他朽木不可雕也。但人家一起床唸个什么『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立刻、马上,就把子路给硬生生比下去了。这叫什么?这叫人家已经心有所属,早就准备妥当,只是故作姿态罢了。不然你去诸葛亮他家守着,看他是不是每次睡懒觉起床都会唸些东西! 越是人才,在抉择阵营的时候,越是会深思熟虑。甚至得考虑家族的布置安排。不然怎么那么巧,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堂弟诸葛诞投曹魏?这种深层的考虑之后的抉择,是你一时之间撼动不了的。假如不信,你穿越到曹操身上,然后三顾茅庐看看,看诸葛亮会不会改投奔你这个曹操?再不信,我可以帮你呈报穿越局,让你体验体验,顺便也申请一次魂穿孙权试试看。所以啊!我建议你把脑筋动在那些不出名的人身上,这样会容易的多。」 王绍屏搔搔头,有点为难的说:「歷史上不出名的傢伙,代表他被歷史所淘汰,那怎么能胜过那些名人呢?」 黄潮生不以为然的说:「胡扯!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你是没听过吗?某些人才在歷史上不出名,有很多原因,可能英年早逝,可能跟错人,又可能没有伯乐,还有可能是没有机会,更可能是莫名其妙的原因。 反正,一个人能在歷史上留名必须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汉朝大将军霍去病廿三岁就掛了,如果没有各种因缘际会,比如汉武帝没有打算北伐匈奴,又比如说他的姨母卫子夫没有入宫当皇后,让汉武帝爱屋及乌提拔十六、七岁的霍去病;出征的不是卫青,或者卫青不是他舅舅,以霍去病那么早死,他能成名吗?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没有大气运加身,一般人要年纪轻轻就成名,还真不大可能。唉!其实晚成名也不容易,姜太公至少得活到七老八十,还要刚好周文王遇到他在钓鱼;重点是周文王眼力还真好,不然鱼线那么细,谁看的出来离水三吋?难道姜太公用麻绳? 扯远了,反正就是歷史上要留名需要很多契机,不代表不留名的就不是人才。甚至有些因为其他名人沾到边,而在歷史书里曇花一现,可能就是遗珠之憾。比方推荐诸葛亮和庞统的徐庶好了,难道他真的比不上卧龙、凤雏吗?可是除了在三国演义里算是出场两次的龙套之外,在真正的史书里就只有个名字,而且还是沾了推荐诸葛孔明的光。而且我曾遇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