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七夕的约定  (第2/3页)
鹊桥了。”    宁昭容笑了笑:“你家娘子是个雅人,有机会我还要多讨教才是。”    天色黑下来了,乞巧会在一片欢笑声中开始又结束,素菊催着大家赶紧收拾好散了,宫中清苦,明日还要早起。    周祈书却说,她方才穿的针线不够精巧,怕天上的仙子怪罪,要留下来再做一回。    热闹的后院在转瞬间便安静了下来,月色如银,凉风冉冉,摇曳一地清辉。    周祈书微微扬起头,望着明亮的月光,心里却渐渐跳动了起来。    挽翠守在后门处,拨开了门闩。门外不远处有灯笼的火光在闪动,越来越近,她的心也跳得越来越厉害。    当赵廷桢独自跨进院门时,周祈书正好已转过身去,抬起手对着月光穿针引线,挽翠也正好退到了阴影里,悄声绕过角门走了,自去前面庭院里望风。    “针眼这么小,你竟能一线穿过三根银针。”背后响起了一个清朗沉稳的声音,听来颇含赞赏之意:“不错,很灵巧。”    周祈书吓了一跳,疑惑地转过身来,抬眼一望便赶紧屈膝拜下了:“恭请皇上圣安。”    “你知道是朕?”赵廷桢眼中含笑:“对,你入宫前曾见过朕。只是时间这么久了,你还记得?”    周祈书莞尔笑道:“皇上风仪出众,令人过目难忘,奴家又怎会不记得呢?”    赵廷桢愉悦地望着她:“你在太后身边,还习惯吗?太后对你好不好?”    “习惯”周祈书点了点头,答道:“奴家有幸,蒙太后时时教诲,这份殊荣,奴家是感激不尽的。”    赵廷桢笑了笑,暂时没有说话,她没有直接回答“太后对她好不好”这个问题,而说“殊荣”、“时时教诲”,正是话中有话,向自己暗示得很明显了。    他对这小女子的印象,除了秀丽斯文之外,又加上了聪颖灵敏四个字。    “为什么不自称臣妾?”赵廷桢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却微皱了眉头:“你也是宫中之人,为何不按规制称呼?”    “回皇上的话”周祈书迎上了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