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大势,皆是小事 (第13/17页)
到底怎么说来着?” 瘦弱少年说道“有志者事竟成!” 然后他低头说道“可是我哪怕有了本事,也不想跟这些只会欺负人的混子一样。” 高大少年笑道“没事,等我们都成了剑仙那样的人,你就专门做好事,我……也不做坏事,就专门欺负坏人!来,击掌为誓!” 两位少年一起举起手掌,重重击掌。 高大少年转头对他呼出一口气,“香不香?” 那瘦弱少年赶紧推搡了对方一把,两人你来我往,很快一起疼得呲牙咧嘴,最终都大笑起来。 他们一起仰头望去,小巷狭窄,好像天大地大,只有一条线的光亮和出路。 但是毕竟那条光线,就在两位少年的头顶,并且被他们看到了。 ———— 梳水国,宋雨烧在盛夏时分,离开山庄,去小镇熟悉的酒楼,坐在老位置,吃了顿热气腾腾的火锅。 老人得意洋洋,自言自语道“小子,瞧见没,这才是最辣的,以前还是照顾你口味了,剑术是你强些,这吃辣,我一个能打你好几个陈平安。” 彩衣国,一位形容枯槁的老妪,躺在病榻上,她一只干枯手掌被坐在床头的妇人轻轻握住。 已经油尽灯枯的老妪,竭力睁开眼睛,呢喃道“老爷,夫人,今年的酒,还没酿呢……陈公子若是来了,便要喝不上酒了。” 妇人泪眼朦胧,轻轻俯身,小声道“莫怕莫怕,今年的酒水,我会亲手酿造的。” 老妪碎碎念叨,声音已经细若蚊蝇,“还有陈公子最喜欢吃那冬笋炒肉,夫人记得给他拿大白碗盛酒,不要拿酒杯……这些本该奴婢来做的琐碎事,只能有劳夫人了,夫人别忘了,别忘了。” ———— 当初崔东山离开观湖书院后,周矩便觉得这是一个妙人。 在崔东山离开没多久,观湖书院以及北边的大隋山崖书院,都有了些变化。 从书院圣人山主开始,到各位副山长,所有的君子贤人,每年都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去各大王朝的书院、国子监开课讲学。 而不再是圣人为君子传道、君子为贤人授业、贤人为书院书生讲学。 大骊所有版图之内,私家学塾除外,所有城镇、乡野学塾,藩属朝廷、衙门一律为那些教书匠加钱。至于加多少,各地酌情而定。已经教书授业二十年以上的,一次性获得一笔酬劳。此后每十年递增,皆有一笔额外赏钱。 这一天,游手好闲的白衣少年郎,终于看完了从头到尾的一场热闹,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