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剑去往祖师堂 (第6/9页)
,挠头道“按照陈先生当年的说法,一遍算一拳,这些年,我没敢偷懒,但是走得实在太慢,才打完十六万三千多拳。” 陈平安问道“可曾有过对敌厮杀?或是高人指点。” 赵树下摇头道“不曾。” 陈平安释然,若是赵树下有过多场生死一线的磨砺,拳意娴熟,打磨得没了棱角,出拳就会越来越快,这么多年下来,怎么都不该只有十六万拳,可如果没有,那就只能是缓缓出拳,滴水穿石,拳桩自然很难走得快起来。但是这种慢,陈平安不担心,拳意在身,就像老嬷嬷递过来的那碗酒,只要端得平,酒水怎么都跑不掉,点点滴滴,拳意都在身上。可如果是心思懈怠,那拳意就会轻浮,酒水四溅,浑然不觉,以后就很难熬过三境的那道大关隘,武夫破三境瓶颈,从炼体三境跻身炼气三境,极难,陈平安吃过大苦头,朱鹿当年就是自己熬不过去,靠着杨家药铺的药膏才堪堪破境,而杨老头新收的女弟子,就是全靠自己熬过去,然后同样是女子武夫,却有了云泥之别的武学前程。 赵树下带着陈平安到了僻静后院,儒衫老人和一位眉眼灵秀的少女并肩站在檐下。 赵树下笑道“陈先生来了!” 陈平安摘了斗笠,抱拳笑道“见过渔翁先生。” 然后望向岁数刚刚能算是少女的赵鸾,“鸾鸾,好久不见。” 满头白发的老儒士一时间没敢认陈平安。 变化是在太大了。 虽说确实一别很多年,可老儒士还是很难将眼前这个身材修长、容貌清雅的年轻男人,与当初那个竹箱少年的形象重叠在一起。 倒是当年那个“鸾鸾”,满脸泪水,哭哭笑笑的,嗓音微颤喊了一声陈先生。 对于陈平安。 她如何感激和想念都不为过。 这些年来,便一直想着那个他,心心念念,修行路上的所有枯燥、磨难和委屈、开心,她都会想起当年那个人。 哥哥赵树下总喜欢拿着个笑话她,她随着年纪渐长,也就越来越隐藏心思了,省得哥哥的调侃越来越过分。 赵树下性情沉闷,也就在无异于亲妹妹的鸾鸾这边,才会毫无掩饰。 四人一起坐下,在古宅那边重逢,是喝酒,在这边是喝茶。 茶水中孕育着丝丝缕缕的灵气,这也是为了赵鸾的修行,修道之人,天赋越好,行走越顺,衣食住行,越是消耗金山银山。 当年一起在胭脂郡城内斩妖除魔的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