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五章 报道先生归也 (第7/14页)
一笑,“是了。” 年轻僧人望向石窟之外,好像看到了一洲之外的千万里,缓缓道“问对了,我给不出答案。” 年轻僧人继续说道“当年取经路上,我既是师父,也是弟子,一身化五而不知,深陷我执迷瘴,偶遇一座与人为善的山精洞窟,好心为我指路,后有风波,结果便是一棒下去,打杀无数。取经之路,在那个时候其实便又断了,一断再断,步步不回头。依然不知,远游一洲又一洲,历经千辛万苦,离了这座天下,终于见到了佛国净土,我却转头而回,手上心中,空空如也。” 年轻僧人喟叹一声,望向陈平安,“施主,问吧。” 陈平安便将心中一些疑问缓缓道出,既有佛经上的疑难,也有处世的困惑。 年轻僧人便以佛法解惑。 陈平安只看了几部崔东山推荐的佛家正经,对于佛家颇为复杂的派系传承,全无概念,况且也不是特别关心这些。 纯粹是以虔诚问道的心思,聆听这位桐叶洲远游僧人的回答。 其中有几处,陈平安印象极深,其中就有因明之学。 一问一答,回答之外,年轻僧人又有延伸,有些说法,竟然明显存在着儒道两教与百家学说的痕迹,僧人对此毫无顾忌。 当陈平安再无问题的时候,年轻僧人微笑道“莫怕问了佛法,就会逃禅,这是世人误解。” 陈平安笑着点头。 他确实敬重佛法,却也不想真的去当僧人。 此后与年轻僧人聊了藕花福地那座心相寺的经历,尤其是与那位老和尚的闲聊,都一一与年轻僧人说过。 僧人听得认真,偶有会意,便轻轻佛唱一声。 最后陈平安从蒲团上站起身,后退一步,对着这位年轻僧人再次低头合十,“我已解惑了。” 年轻僧人随之起身,低头佛唱一声,喃喃道“如去如来,神秀上座。” 陈平安退出石窟,原路返回山崖之下。 年轻僧人望向那张蒲团,再次双手合十,重复那了后半句,“神秀上座。” 陈平安不解其中深意。 只记起,家乡那边,确实有座高山大壁之上,篆刻有“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最早的时候,与人跋山涉水,走到过那边,只是那会儿陈平安眼力不济,加上云雾缭绕,便是举头望去,一样无法看清。后来还是魏檗带着他游历北岳辖境,才得以见到。当时是觉得阮师傅之所以选择那座山头,作为开宗立派的本山,是因为阮姑娘的名字里边带了个“秀”字。 陈平安返回梅釉国边境,在山林之中,竟然找到了那匹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