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二章 在书院 (第7/10页)
,马濂在扭扭捏捏,李槐缓缓转头,看到了身后的李宝瓶,以及身边一个黑炭似的小丫头,一眼李槐就觉得有缘分,因为挺像最早认识陈平安的时候。李宝瓶双手环胸,冷笑道:“李槐,我让你先跑一百步。是躲树上还是屋顶茅厕,都随你。”李槐悻悻然道:“李宝瓶,看在陈平安果真来了书院的份上,咱们就当打个平手?”李宝瓶笑道:“平手?”李槐想了想,“好吧,那算我憾败一场?”李宝瓶看在小师叔的份上,这次就不跟李槐计较了。李槐见李宝瓶不像是要收拾自己,立即趾高气昂起来,拽着陈平安的手臂,雀跃道:“你现在住哪儿,要不要先去我那儿坐坐?”裴钱眼睛一亮,这个李槐,是个同道中人哩!一行人去了陈平安暂住的客舍。马濂其实很想跟着李槐,但是给刘观拉着吃饭去了。朱敛依旧游历未归。石柔始终待在自己客舍不见人。身处一座儒家书院。任你是名副其实的地仙阴物,谁敢在这种地方招摇过市?石柔觉得自己每一次呼吸,都是在亵渎书院,满是愧疚和敬畏。这就是浩然天下。陈平安,李宝瓶,裴钱,李槐。刚好围成一桌,吃过了书院会开小灶的客舍伙食。坐在陈平安对面的李槐嗓门最大,反正只要有陈平安坐镇,他连李宝瓶都可以不怕。李槐问道:“陈平安,要不要吃完饭我带你去找林守一?那家伙如今可难见着面了,快活得很,经常离开书院去外边玩儿,羡慕死我了。”陈平安笑道:“现在正值戌时,是练气士比较看重的一段光阴,最好不要打搅,等过了戌时再去。不用你带路,我自己去找林守一。”大道修行,锱铢必较。有一些修行规矩,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一天讲究四时,不可懈怠,子时天地清明,最适宜内视生气、以长生桥沟通人身小天地和外边大天地,寅时养气流转、裨益气府经脉,午时以阳火炼气成液、戌时炼液化神,点点滴滴储藏于本命窍穴那些重要“府邸”内,积攒茁壮大道根本。一天四时之外,又有一月一年的各自讲究。大道根本,无非都是以后天修补砥砺先天,后天之法似水磨镜,以致渐行渐明,最终达到传说中的琉璃无垢。最关键是那些细微变化,只要跨过了修行门槛,开始登山,一日懈怠,就知道自己一日所失,所以容不得修行人偷懒。若是了解此中玄妙,许多因此而衍生的规矩,看似云遮雾绕,就会豁然开朗,例如俗世王朝的帝王君主,不可修行到中五境。又比如为何修道之人,会逐渐远离俗世人间,不愿被红尘滚滚裹挟,而要在一座座灵气充沛的洞天福地修行,将下山游历重返世间,只是视为砥砺心境,而于实实在在修为精进无关的无可奈何之举。又为何修士跻身飞升境后,反而不许擅自离开山头,擅自鲸吞别处灵气与气数。崔东山曾经笑言,有了追求不朽长生的练气士,修为越高,不愿讲规矩的人越多,不讲究的事情就越来越密集,山下的人间就开始摇摇晃晃,就像那一张卯榫关节开始松动的凳子。作为浩然天下一家之主的儒家圣人们,修补得有些辛苦。只说“家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