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_第四百五十一章 腾挪转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一章 腾挪转运 (第4/5页)

脸上显露敬佩的表情,这一次他没有再多说,只是俯身一揖。

    ……

    “本月生丝,茶,糖,还有豆类,盐,出脱的货物售得一百一十万贯,扣除本钱七十万贯,纯利在四十万贯左右。”

    码头上到处是乱哄哄的人群,李仪和孔和等人在码头上迎接了王妃,众人见礼之后,陈文珺相当大方的勉励了诸多官吏,然后在警备士们的护送下到花溪王府别院去。

    数以万计的岛上居民,官吏,将士,还有新至的移民看到了王妃,也看到王妃落落大方,勉励官吏,将士的情形。

    这一幕令人印象相当深刻,李仪此时的心境就是极好,尽管身处闹市般的码头,近来的政务繁忙了十倍不止,他的心情仍然是很好。

    孔和说了一句,又接着道“四十万贯,十万贯是转口贸易,将本求利,实在不高。最高的就是盐利,只有万贯不到的本钱。外来的商人还是在排队等着种们发货。”

    东藩盐已经完占领了南方诸路的市场,比官盐好的多的质量,卖的价格和私盐一样,各地的私盐贩子几乎被横扫一空。

    对私盐贩子来说,中山王府简直就是生死大敌,他们的活路都被挤压横扫,完没有了。

    但这些人的述求和不满徐子先不会在意,私盐贩子心黑胆大,都是将脑袋提在手里赚钱的狠人,他们多半就是各地的山匪和流贼,有利赚就卖私盐,无利可赚时就打家劫舍,这些人的怨恨正好,坐实了徐子先在士绅们眼里的形象,对将来拉拢人心相当有利。

    官盐的份额当然也会有极大的损失,不过总体来说应该在各地转运使可忍受的范围之内。

    东藩的盐场扩大了十倍不止,每个月的工钱都快破万贯了,近两千盐工负责二十多个大型的晒盐场,不停的出盐,就算如此,仍然是赶不上外来商人前来购买的份额。

    “我已经与陈公(陈笃竹)打过招呼。”孔和对李仪悄声道“盐票下发,势在必行,现在这样,人人均拿着钱坐等,原本就不是办法。各人先出钱购票,按购票时间来发货,我中山王府的信诺人人应该均信的过,这样一来,每月可以先得数十万贯钱乃至百万贯钱。”

    “嗯,”李仪点头道“此是一。”

    “其二,”孔和接着道“岛上储粮不足,主要是稻米不足。就算油坊榨油不停,咱们的豆子储量还有二百万石以上。我与诸多粮商协商过,咱们以豆换粮,二石豆换一石糙米,或是四石换一石精米,粮食储量不足的麻烦,可以迎刃而解。”

    这个思路也是相当不错,其实南方人都是吃米为主,吃面都是吃点扁食,汤饼之类的点心类的面食,寻常时候,有钱人吃精米,无钱的吃糙米,在福建路,澎湖和东藩一直有种豆的传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