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_第三百二十五章 帐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五章 帐篷 (第2/4页)

腰牌,这样能最大程度的杜绝奸细细作。

    同时也是一种震慑,这样的管理力度比大魏还要严密的多,各处定居点和商行镇上,各个工厂都不可能出现浪荡子和无赖子,每个人的信息都登记在案,年龄,身貌,住处,籍贯,联保人,还有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任何人都需要有工作,如果长期在岛上不领田亩,不事耕作,同时还不是吏员警备,也没有到工厂做工,也不是码头水手,那么时间长久之后,一般是不超过三个月,这样的人会被真接驱离出岛。

    徐子先开辟东藩,要将其做为一个相当吸引人的所在,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整个东藩的氛围,安全性,都是要考虑在内。

    看到

    君侯前来,吏员们也只是以目视之,就算打过招呼了。

    这也是徐子先的规定,他四处巡行,开初时人们都会抛下手头的事向他行礼,中断工作至其身侧,后来干脆就下令,任何人看到君侯时,无事行礼,有事则继续行事,不得有违。

    在吏员们的桌案之后,是大片的帐篷区。

    定居点修筑好的有极多,但不是刚到岛上的人就有宅邸可住,要甄别,考核,再进行分配,同时要考虑到其是否有还债的能力。

    移民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单身汉的移民也可以接受,但单身的妇人和孩童不太可能被接到东藩来。

    失去壮劳力的家庭很难在开荒屯田或是工厂里找到合适的工作,还债能力也弱,其实主要是缺乏自立的能力。

    一个家庭,理想的状态是有两个成年的男子劳力,身体健康,两个身体健康的妇人,再加两到四个孩童。

    这样的家庭男耕女织,两三年内就能完全的自立了。

    俟其自立之后,会促进岛内的经济,形成良性的循环,整个岛上的贸易,工业,农业,渔业,畜牧业,整个生态链条就完全的建立起来。

    若是鳏寡孤独一类的人,除非是武卒水手的家属,可以到岛上的养济院和慈幼都来居住。

    帐篷区里是刚至不久的新移民,户房的人会给他们准备好一切,然后工房和农房的吏员来甄别,根据其当家男子的过往经历,比如是纯粹的农民,或是干过水手,出过海,又或者当过木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