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 (第2/4页)
,苏州,杭州,还有登州,津海,广州,从北至南,建立一条最基本的情报线。 有的时候,徐子先就图某处的军政消息,自己收到情报比报纸先报出来,这就很不错了。 现在收买和雇佣的多半是车行的马车夫,脚行的脚夫,店小夫,报纸的小主笔,还有各衙门的吏员,各官员府邸的仆役,小厮。 这样接触到的情报来源只能是中下层,军谋司的人每天都从各路送来的情报里挑选有用的东西来分析。 情报简陋,分析的也简单。 徐子先提供的思路是看各地的官员任命,武将的调动,禁军和厢军的驻防动向,然后看分发的军需物资,根据这些看当地的军政走向。 官员的籍贯,性格,为官的经历,加入的党派,也是在情报汇总和分析的范围之内。 然后是各处的商贸情形,田亩出产,播种的主要是什么作物,当地的民风,将领的能力,士兵的士气和装备。 再下来是研究山川地理,还有风俗人情。 很多军情人员不知道这样做的目标是什么,叫他们做的事有什么意义,徐子先只能告诉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自有用处。 最近这段时间,军情和军谋方面最大的成果,就是将一大串的数字汇报了上去。 大量的从长江沿岸的禁军驻军奉命北上,包括最少十万人以上的厢军也奉调北上。 北方各府和江南各府,调拨了大量的钱粮北上,这也是真的。 北伐之期,越来越近了。 徐子先看到这些情报就有些心浮气燥,后来索性、交给军谋司的人去看。 军谋司,他已经打算交给方少群去打理。 这个多谋近妖的谋士,最适合管理这个部门,从千丝万缕的情报里梳理出有用的东西来,人尽其用,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福州本地的情报,当然是重中之重,可是碍于展布的时间太短,真正高层的机密肯定打听不出来,就如今夜之变,金简在此前根本没听到任何信息。 等了片刻功夫,有人骑马自赵王府那边来,高时来率人迎上去,欢呼一声道:“大舅老爷回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