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千头万绪 (第2/4页)
真没想到有这么危险……”小妹看着徐子先,喃喃道:“这是大魏京师啊,怎么也叫人想不到的事。” “好在现在大局定了。”徐子先摇头道:“京师以后如何也不与我相关,我是再也不会去京师了。” “不去最好。”秀娘两眼通红的道:“真是叫人担心死,也害怕死了。” 陈正志在一旁笑道:“去不去的怕是由不得明达你,袭爵之后,还有三年一朝觐的规矩呢。” 徐子先淡淡的道:“现在还有谁讲这老规矩?京师变乱之后,怕是更不会有多少人尊重朝廷中枢了。” “这话说的是。”陈正志对徐子先道:“事情出来之后,消息传递到福州,父亲大人就叹息道,自此之后,官家就象是甘露之变之后的唐文宗,没有人将他当一回事了。” “自古心高气傲又眼高手低的君皇,大抵如此,不值得多说。”徐子先对当今皇帝的态度就是相当的淡漠。 可能有人同情官家的勤政和节俭,认可天子的私德,同情他的遭遇,但徐子先认为,坐在那个位子上,别的都是假的,能保持中枢的稳定,国政的推行,国家的两件大事,国防和文教,能把这两件大事抓好,不管是浪费奢靡还是勤劳俭朴都无关于大局,军政文教,这都是大道,大道基石稳固,这才谈的上其余。 当今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会治国,这就是他最大的罪恶。 他穿几件旧衣袍,熬几次夜,算得什么? 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失去亲人,或是身死沟渠?累累白骨,就是天子失德的明证! 再有天下骚扰,百姓离乱,多少老人,襁褓幼儿或是病死,或是饿死,种种人间惨剧,皆是天子无能的佐证。 坐在那张椅子上,没有能力,就是最大的罪! “东藩之事,九叔他们都很赞同……”陈正志道:“我们也尽量配合,等你安顿下来,我们再详细谈。” “当然要倚重诸位叔父和兄弟。”徐子先也不气,说道:“明天早晨大兄随我回福州城,怎么样?” “你真是劳碌命。”陈正志开了个玩笑,徐子先威仪渐重,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如陈正志一般同徐子先说这般的顽笑话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