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无限历史_第五百一十九章 忠义与狡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九章 忠义与狡诈 (第2/3页)

出,桓祎被吓成了个傻子,桓伟和桓玄则因为年龄还小,被叔父桓冲收养。

    无论是向新主卖好,还是撇除自己身上桓氏党羽的嫌疑,原先桓温门下的众多宾忙不迭地和桓玄保持着距离。人心都是肉长的,身处在漩涡之中的桓玄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况且因为桓温晚年的反意已昭,桓玄一直没有被授予任何官职——这在士族豪门里无疑是令人切齿的另类。

    幸好这个时候赵高站了出来,让桓玄感受到了人间的一缕温暖情意。

    自从桓玄懂事以来,每年赵高除了奉上一笔军费之外,额外总会给他带上一笔不菲的财物让他纳入私库,成为他维持豪门子弟身份必要的一项开支来源,而有时赵高还会送上一点小物事如小狐狸等逗他开心。经年累月下来,这让从未见过赵高的桓玄心中对他充满了依赖式的好感。

    另外,自从王猛去世以后,大秦治下的各个部族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赵高的乞活军可没有闲着,一直游走在其边缘地带,时不时地劫掠个部落什么的,抢回来的战马基本都送给了桓玄。所以在那支骑兵之外,桓玄手上还握有另一支私军骑兵,大概是出于亏欠,桓冲对这件事也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论是古是今,忠臣义士往往都是最先被原谅的。

    赵高用这样一件看起来特别傻的事,完成了自身的洗白。

    在外人看来,桓温得意的时候,赵高全程选择了默然,并没有因此获得过什么实际的利益,甚至在桓温凌迫皇室的时候还通过司马福金给皇室送去了许多的支持,隐隐表明了自己终于皇室的态度。桓温也早就把这样一个不能成事的小子扔到了脑后,在赵高这样做之后就没有在政治上给与任何的关照,赵高的官职还是那个贝郡太守,以及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都水使者”。

    等到桓温死,桓冲退,整个桓氏根本没有什么价值的时候,原先特别亲近他的人都因此唯恐避之不及,反倒是赵高主动凑了上去,认认真真地把还只是孩子的桓玄当成家主一样供奉,又出钱又出力,根本不求任何地回报。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古之义士,大概也就是如此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