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册:苗疆蛊境 第46章:被遗忘的生苗(4 (第3/6页)
员老做跑腿的事呀, 就让他们闻枪声赶来吧!” 话到此处,貌似想到什么“以经验之谈呢,下次再有探路这种事一定要叫上黑仔来,我们要善于发挥团队里每个人的长处呀,黑仔那小子腿步灵活,咱不能浪费这样一块跑腿的好钢呀!” 我和幽灵也懒得搭理他,幽灵看着这摸不清的洞窟,说道“真没想到,从石林看,这山并不大,但这里面的洞窟倒是不小。” “正常!”我一边用手电打量洞窟,一边说“像这种溶洞长的可以长达十几公里,是由几座山连成。 不过雷山这边有这么庞大的溶洞倒是罕见。 贵州这边只是卡斯特地貌代表性山区,但并不是全都是卡斯特山形,雷山这边就不是以卡斯特地貌为主。” 我的说法很快就得到桐教授验证,他们一行人闻枪声已经赶了上来,所以桐教授远远便听见我的话。 “是呀!”吴队长说的是!雷山这边有这么大的溶洞确实是非常罕见,不过我估计再往深处走应该就不全是这样的地形,应该会有土质丘陵地貌。 本来像这样有无数岔道的未知溶洞,是最容易迷路的!不过好在我们有汪启明老前辈留下来的线路。 但尽管如此也是千辛万苦,甚至是差点搭上人命,折腾了一夜,才走出了第一个溶洞。 之所以说第一个溶洞,是因为我们随既又进入第二个溶洞,不过准确来说,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算不上溶洞,更像是一个天坑,但又算不上是真正的天坑。 它是一个上无顶,下有河的洞窟,整个洞窟的顶上是露天的,就像是一座山的顶被人揭开一般,脚下又无路,只有一条缓缓流淌且清澈见底的河流。 众人也是说不出这样的地形叫什么,由于与天坑极像,便称之为天坑。 阳光从天坑溜进来,可以清楚的看见洞内果然与桐教授说的一样,不全是卡斯特地貌,还有土质地貌,薄薄的绿植点缀着奇型异状的洞窟,加上阳光的渲染,倒成了别有一番景色的山水画! 我们十余人分别乘坐三个竹划顺着河流缓缓前进。 从第一个洞窟出来已经是第二天,发现洞窟出来是别有洞天,四周都被奇形怪状的异山包围住,山脚下是一片深不见底的竹林,按线路图来看,必须走水路进入第二个长得像天坑的洞窟。 由于不知道要走水路,装备里并没有准备充气橡皮艇,虽然水流不算湍急,但幽灵探过水深,足有一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