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争论(二) (第3/4页)
手的原因:“皇玛嬷,孙儿不是这个意思,孙儿的意思是……”不等康熙把话说完,太皇太后便打断他的话,冷着脸继续道:“皇帝不是这个意思,那又是什么意思?哀家诚认自己有私心,可皇帝难道就没错吗?一个辛者库的奴才,有什么资格诞下皇家血脉,哀家几次三番劝诫皇帝,皇帝可曾有听进去一字半句的。” 太皇太后这是真的气狠了,她容不得她说一句康熙就反上一句,而且为得仅仅只是一个昭嫔,这简直就是把她的面子放在地上踩,即便有些事情她确有出手,但出手是一回事,被人指责又是另一回事,而且此情此景,很容易让她回想到当初她的儿子为了董鄂氏与她争锋的场面,一时间她的语气难免会变得强硬尖锐起来。 可太皇太后不悦,康熙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毕竟他不仅仅只是苦主,他还是一国之君,这样的他如何能接受太皇太后挤兑。 康熙隐在袖子下的手紧了松,松了紧,反复多次才算是压下心头的怒气,若非心中有所忌惮,他肯定不会压下这口气,而且他心知太皇太后的性子刚硬执拗,有些事情说明白就好,若是硬着来,恐怕等不到他布完局,他们祖孙俩就要正式对下了,所以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放缓了语气道:“皇玛嬷的意思朕明白,所以当初卫氏小产,朕一声未吭,可之前宜嫔的事,朕不想多说,皇玛嬷心里明白,朕心里也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昭嫔出身名门,家世才貌都无可挑剔,朕不知皇玛嬷的想法,但朕不会允许她肚子里的孩子有事。” 太皇太后闻言,心中的怒气虽盛,却也略显心虚,不过因着康熙认错的关系,她心里略微好想一点。对于卫氏,那是不能容忍,对于昭嫔,却是利益所致,两相比较,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觉得只要他们祖孙俩人的主观意识还是相同的,其他的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特别是康熙一再强调子嗣而非昭嫔,这让太皇太后心里好想不少,“皇帝看重子嗣哀家明白,有些事哀家的确是想岔了,但是皇帝你要清楚,哀家就算有私心,也是为皇帝着想的。” 说穿了,只要不是为了女人,太皇太后都还是好说话的,毕竟这个空悬已久的后位在太皇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