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节 (第6/6页)
起兵割据一方的义军则是一帮如山贼草寇的叛贼团伙。若非大秦帝国的近几代皇帝没出过一个像样的明君,官僚们种种倒行逆施的举措残民自肥,彻底把民心丧尽了,估计这大秦天下连义军滋生的土壤都不会存在。 尽管自身处境十分不堪,宁采臣作为一名读书人,他对于投奔义军依旧顾虑重重,此刻的迟疑不前并非个案,而是这个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 从来没断了挖大秦帝国的墙角,林旭对宁采臣心中的种种顾虑洞若观火,笑着说道: “宁兄,咱们不妨开门见山地讲,你已是朝廷明令缉拿的要犯,扪心自问,除了投奔义军之外,宁兄可还有其他出路?” 别的出路?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宁采臣一想到自己无端蒙冤被通缉,落个有家归不得,积存心底里许久的怨气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反正都已经是被判处秋决的重犯了,难道他还怕再多背上几条罪责吗? 自家打开这个心结,宁采臣脸上透出几分坚毅的神色,点头说道: “好,我这便动身前往江陵投军,故乡之事就有劳两位费心了。” 目的既已达到,林旭的心情一片大好,微微一笑说道: “我们必会尽心竭力而为,宁兄不必太过挂念。” 林旭的话说到了这里,话锋忽地一转,说道: “小倩姑娘已经送去投胎了,若是日后有缘的话,或许将来你们还有道左相逢,相视一笑之日。” 蓦然想起那位身世可怜的美艳女鬼,宁采臣默然不语,其后他摇了摇头,说道: “何必非要有相逢之日?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林兄,你我就此别过,宁某这便上路了。” 远望着宁采臣孤单一骑远去的瘦削背影,林旭长出了一口气,悬在心头一块大石也算落了地。 诸如宁采臣这样身具非常气运的人物,无论他们自身的初衷为何,最终都会被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历史洪流当中。也许是名垂千古,也许是遗臭万年,反正不会与草木同朽。正如在地球的历史中,振臂一呼便动摇了大秦帝国根基的陈胜、吴广这两位仁兄一样。尽管他们的出身卑微,曾经属于他们的辉煌时刻亦是转瞬即逝,宛若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璀璨而短暂,不过历史终究会记住这些时代弄潮儿。 哪怕到了千百年之后,那些端坐在朝堂之上,道貌岸然的帝王将相们皆已归于一丘黄土,在自己身后只留下高耸的大土堆供人瞻仰凭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