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5节 (第2/7页)
一句话、写过的每一篇文章俱被后世皇帝集成‘太祖集’,其间掺杂了后世诸多观点的言论更是为历代皇帝所信奉,太祖集中只有短短一十二篇,不足十万字的内容,但却每一字、每一句都被儒门学子、朝庭官员细细品读,不仅历代帝皇奉之如宝,其地位大有立身儒门诸圣经典之列的迹象。 仁宗治下,百姓久享太平盛世,大煌王朝得天下不过二百多年,其间历经七代皇帝,二百多年的盛世太平,无非是得托杨南‘选举、公议、监管’等手段之福。 如今的东洲政通人和,气象繁华,小小官道上车马不绝,士农工商各行其道,杨南这一路看过来,倒是津津有味、颇多感触。 “杨贤侄,你此番回到果得府,可是要去寻些什么营生?” 一路下来,车中其余十三人也渐渐与杨南熟悉起来,说话的正是车中身份最高、家财最富的李老员外。 这李老员外饱读诗书、一派儒雅,姓李名何,曾任过一任知县,虽然颇有家财,却是乐善好施、淡泊自甘,他与杨南一路攀谈下来,不禁对杨南生出几分喜爱之意。 谈吐不俗、胸襟宽广,举止文雅、生性随和,光凭这几点,李老员外便忽略了杨南那其貌不扬的长相,连带着生出几分爱才之意来。 杨南呵呵一笑,拱手道:“老员外说得正是,学生远游归来,不想在海上翻了船只、家财尽没,如今只有娘子、家丁相随,更何况家中亲族俱已亡故,此番回果得府,正是要寻一个营生聊以糊口。” 杨南随口取了一个杨难的名字,取字道果,自称是久居海外中土人氏,此番落叶归根,却是要回故乡果得府中来,他变出果得府的户籍文凭,倒也无人置疑。 李老员外手抚长须,点头劝慰道:“财如浮云,去不足惜,人且平安就好,你若有志科举,老夫便写一副贴子,推举你去乡试就是,若有功名在身,也胜过行商为贾。” 士农工商,士者为先,无论是道士、佛士还是儒士,地位俨然高其余三类一等! 只是,杨南怎会去考什么科举?他闻言只是笑道:“多谢老员外盛情,只是学生无意官途,于官学并不擅长,更何况本朝圣上贤明通达,人才辈出,我只要寻一处地界安家即可。” “嗯……”李老员外微微点头赞许,他本来便是淡泊之人,于权势并不热衷,杨南不想做官,他也不以为异,他沉吟少许,忽然道:“道果贤侄,老夫见你颇有才学,不如到果得府之后,寻一乡学令你传道授业、造福乡里,一来可以安家落户,二来可为朝庭造福,不知你意下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