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六二章文化落差 (第2/3页)
多学习学习,最好能一天背一小段。” 杨前锋怀疑的看着香怡说:“原来你经常到阿姨家去?” 香怡调皮的说:“先纠正一下,我不叫她阿姨,我叫她姨妈。”说完把头一扬接着说:“这本来是我和姨妈的小秘密,看你光荣受伤了我就告诉你吧!其实我根本没有去过姨妈家,是姨妈利用双休日去学校看我,是她带我去省城的新华书店买的,除买了这些经典传统文化书外,还帮我买了许多其它学习用书,对我学习很有帮助。” 杨前锋感激的看着欧阳腊梅说:“真是太谢谢你了,怪不得香怡这么喜欢你,原来你还专门去学校看了香怡。” 兰梅其实早就知道这个事了,她在一旁窃窃的笑,欧阳腊梅瞪了兰梅一眼,转又笑着对杨前锋说:“谢什么吗!我一直都很喜欢香怡,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二香对《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和《弟子规》这个三本书连书名都没有听过,《三字经》倒是听说过这三个字,也不知道这书里讲的什么,只好站在边上听着一句话也插不上。 杨前锋翻了翻书两本书说:“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声律启蒙》是声律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这本书是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笠翁对韵》就是仿照《声律启蒙》写的,也分上下卷,作者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作家。” 欧阳腊梅和香怡都张着嘴巴听杨前锋在讲,杨前锋一讲完,欧阳腊梅竖着大拇指说:“我们读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连这些书名听都没有听过,我还是上了大学才看到这些书的,真没想到你一个行伍出身的人也学习了这些传统文化呀!” 香怡佩服的说:“爸爸,在我的印象中,你工作一直都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看书,没想到连这些知识也知道,你真了不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