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妻薄情 第386节 (第3/4页)
库充实, 他?便?同意兵部的请求,允许贵州募兵平叛。 谢玄英被调到贵州,与此事亦有关联。 皇帝可?不想大笔的军费又不明不白地消失了。 事实证明, 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这些新兵都是被饷银吸引,主?动选择从军的。 那他?们能有多少工资呢? 户部的账目上写?的是5两,可?落到谢玄英手上, 就剩每人3两这么多了。而他?也不能真的每人发3两银子?,库房里可?没那么多白银。 3两银子?的军饷, 包括衣服、粮食、武器和马,这就去掉了1两。剩下?的,他?不能全?分发下?去,要留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粮草因为雨天烂了,被敌军夺走了,莫名其妙被火烧了(……)。 还?有阵亡的军户要抚恤,生病了要买药,最后?切实落到士兵手里的饷银,大概是1两银子?。 钱也不会发白银,必然是以铜钱为主?。 饶是如此,许多士卒也已惊喜万分。 发下?来的米,不是霉的,做衣服的布,不是烂的,隔三差五的,伙食里还?能见到肉腥,这可?比想象中好了太多。 这自然引起了卫所士卒的不满。 他?们世世代代是军户,屯田能换一部分粮食,可?被征召后?,朝廷不发饷银,只管衣食住行。 募兵的能有一两的月钱,他?们没有,谁能高兴? 谢玄英早有预料,提前准备好的银子?就有了用?武之地:操练优胜的队伍,当月能额外领3钱银。 他?平均每隔十日就要比试一次,若次次都赢,就能额外得到1两。而军户家中毕竟有田产,和流民不同,这样的奖赏,多少安抚了他?们不平的内心。 对于其他?土兵而言,获胜不分人,彝人获胜,谢玄英照样发钱。 他?们很高兴,土司征召他?们打?仗,可?不会给饷银,都是强行征召入伍,付出的代价也只是让他?们有饭吃。 至于黎哥这样获罪充军的苗兵,抱歉,他?们处于最底层,什么都得不到。 他?们会憋着一股气,等上战场的那一日,彻底爆发。 ——唯有立功,能折罪获赏。 谢玄英把钱和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然而,费尽心机锤炼他?们,有的问题依旧无法解决。 汉人排斥苗人,苗人亦提防汉人,双方泾渭分明。 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