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妻薄情 第382节 (第3/5页)
程丹若以买卖草药的理由搭话,偶尔间杂几句简单的苗语,一来二去?的,对方警惕稍减,愿意和她聊两句了。 她问,你们从哪里来? 回答各不相同,有?人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寨子,有?的却?含糊地说东边或西边。 又问她们,这都是什么草药。 她们几乎说不出任何一个熟悉的名称,所用的词汇都是苗语,只有?少数人能说出这是“止血的”“让人不吐”抑或是“被虫咬了抹”。 程丹若把这些草药全都买了下来。 回家后,她请来当?地的大夫,逐一询问他名称,与记忆中的名字对上后,第二天拿着草药,继续去?集市找苗人妇女辨认。 她问,这个叫什么名字? 苗人妇女就说了土称,她重复两遍,确认发音无?误后,用谐音标注。 没几天,就攒下一本小册子。 程丹若暂时不清楚,这么做有?什么用,但多做一点,总不会?错。 逛完集市,买些零碎的东西回家。 天边雾蒙蒙的,丫鬟们忙着拆纱窗,收衣服:“快下雨了。” “全放到火箱上。”梅韵指挥,“小心,不要勾花了丝。” 火箱设在?抱厦里,两层结构,下头是茶炉房,炭火煮茶热饭,热力随着铁管上升到二楼,聚集在?火箱内,便能烘烤衣物。 而铁管最终通向烟囱,烟气排出屋舍,并不会?在?家里弄得?烟熏火燎的。 贵州多雨,只能靠这种方式每天烘干衣物。 此时,黄莺瞧见?了归来的程丹若,忙请示道:“夫人,绣房的娘子们说,她们的时间都排满了,要做衣裳,只能等到一个月后。” 贵州的天气与大同迥异,需要新裁许多夏衣,可程丹若带的丫鬟不多,自然需要请裁缝铺的人帮手。 她们居然已经排满了? “这会?儿也不是做夏衣的时候啊。”程丹若微微惊讶。 黄莺抿住嘴,不大高兴的样子:“是冯四奶奶……说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